《中国多党制》
(2007 年 08 月 13 日发表)
本人独立创作的专著《中国多党制》计划 20 万字(不含空格),预计三个月内定稿,现已完成初稿 4 篇 20 章 13 万字(一个月内可定稿)。本书是最新的中国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理论和设计方案。现已完成初稿的篇目为:政改洪流、政党体制、国家体制、输入机制。
序言
自古以来,人们都以“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来说明人民与政权的关系。的确,各国的历史发展和改朝换代无不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所以人民要想改变历史,必须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否则就无法成功。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已经有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为此献出了生命,但至今仍然无根本性突破,与世界民主化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是人心不齐。当政者力主“低度民主以保共”,认为民主是自生的;在野者呼吁“宁愿弃共也要高度民主”,主张全盘西化。除了这两种主流意见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主张。两种主流意见之间互为敌对,相持不下,势不两立。所以中国的民主就在低度民主的范围徘徊,走不上高度民主的坦途。现在是发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的时候了。虽然上述两种主张各有所长,但都有其致命的弱点,前者过于保守和懈怠,还有视美式民主为异端的偏见;而后者又过于激进和冒险,还有视共产党为敌的误会。
本书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主张联美联共,古今中外为我所用,实行以共产党为支点的多党派轮流执政的联邦民主制,将共产党与美式民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中国式民主理论不仅仅是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诉求的宣示,它既有西方民主体制的基本元素,又有东方政治的神韵,是民主体制的中国化,而且是建立在大量实证基础上的极具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是像设计精密仪器一样,经严谨巧妙构思而成的创造,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杰出的理论就是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这样的理论会成为统一人民思想的灵魂,被这种理论所武装起来的人民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历史上无数先烈都是被革命理论召唤起来,冲向战场的;今天中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也有理论的功劳。
民主是人民争取来的,但人民也必须要有理论基础。民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政者不可能恩赐民主。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主化道路都是人民奋斗得到的,并通过这个过程使人民大众深刻地领会了民主的全部内容,成为较高素质的国民。中国的民主勇士不应该只满足于对民主一知半解,不能没有人潜心钻研民主理论。中国的民主理论就像大多数国家那样,只能产生于民间。但理论的匮乏恰恰是中国民主运动虽历经百年却不能成功的病根。回首百年,充斥中国人耳际的民主概念已经不少,但成形的具有体制结构的方案,除照搬他国的以外几乎没有一个。这就好比大象如其肢体的关系一样,活生生的大象有很大的力气,而其被肢解的肢体却都没有任何力量。
有了中国式民主理论,中国就拥有民主政治讨论的超级平台和民主对话的方向。而在此以前,中国人讨论民主其实是不着边际和漫无目的的,因为说起如何实现民主时,一万人就有一万个不同的看法,这样下去是永无共识的。正是因为人心不齐,专制主义才会大行其道。现在的讨论就可以围绕这个具体方案展开,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致意见。如果中国人民基本同意这一理论和政改方案,尤其是台湾、香港、澳门、西藏、新疆和内蒙古人民都认同这一理论,都愿意借此建立中华联邦民主共和国,那么中国既可以实现国家统一,也可以实现人民民主,使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的全盛时期。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也是全球华人热切期盼的,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乐见其成的。在这种人心所向的大环境下,任何顽固的专制主义者都会相形见绌,作鸟兽散。而当政者面对这种已经受到国内外广泛支持的政改方案,会顺理成章作出顺应民意的决断。相反,如果让当政者主动拿出政改方案,或者接受他人草拟的未经人民讨论认可的政改方案,其实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其风险就在于如果人民不认可这样的政改方案,当政者就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要是破旧而不能立新,还会出现政权危机。
总之,中国当政者面对世界民主化潮流和国内实际,是完全有可能接受这种现实和巧妙的民主化改革建议的。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人民是否支持。在这场有具体理论方案的反专制争民主的艰苦斗争中,希望民间社会互相支持,克服重官轻民、文人相轻的陋习,携手共进,尤其是各位仁人志士、民主精英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拿起民主理论武器,去吹响号角,唤醒工农,在中华民族伟大变革的重要关头建立功勋,人民将来会用选票奖赏您的。
第一篇 政改洪流
虽然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比其他国家都要艰难,但是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像那势不可挡的洪流一样必将推动中国向前!向前!向前!
第一章 中国政改是世界难题
如果我问您,在谁的推动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才会成功?您回答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我说不对;您回答是中国当局,我仍然说不对;您回答是中国人民,我仍然说不对;您回答是世界人民,我才能说正确。以往我们中国人的依附心理太强,现在我们必须明白这项事业只有全中国人民在世界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齐心协力才可能成功。在此,希望能够让您相信中国政改是世界难题,而不要说是故弄玄虚、小题大作。
一、中国政改比登天还难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几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都有明确的讲话。多数中国人以及关注中国发展的外国朋友,也都认识到中国政治体制是非改不可。但是大家没有真正认识这项课题的难度。其实中国政改真是比登天还难,随着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的升天,就标志着中国人实现了登天的梦想,而时至今日政治体制仍然不是人民满意的体制。
政改课题的难度,首先是它的危险性。这点从中国的实践上就看得很清楚:为寻求现代化政体的官方或民间活动,可以追溯到 1840 年那个屈辱年代,当国门被坚船利炮打开以后,举国在震惊和痛苦中接受这个残酷现实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从此,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开始了争取政治改革的斗争,改革不成就展开一浪高过一浪的暴力革命。为此,数以万计的英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牺牲。其次是政改研究,不仅不能受到官方的重视,而且常常受到压制,只有在秘密环境下进行。这一点有人理解不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局极力维护其统治,往往不希望看到有人试图改变这种统治,认为改革意图会动摇其稳定,而且政改就意味着限制政府权力。一种政权脆弱到这种程度难道不需要改革吗?第三是研究者在课题定位上容易跑题,不是把它当作理论问题,而是作为政治、经济、军事或者阶级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的人,认为掌握政权就自然政改了;当作经济问题的人,认为经济发展了政改就必然会来到;当作军事问题的人,认为掌握了枪杆子也就必然获得先进政权了;当作阶级问题的人,认为中产阶级出现了政改也就水到渠成了。虽然政改研究必须要考虑政治、经济、军事和阶级条件,但它的本质还是理论课题,首要的问题是要拿出最好的理论。纵观清朝覆灭后那些短期政权的结构,失败根源之中都有理论原因。第四是改革找不到方向。 虽然大家说起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几乎都能不约而同地指出是政治体制问题,然而真正沉下去潜心研究政改问题的人却十分罕见,最终导致缺乏令人满意的政改方案。 正因为缺乏令人满意的改革方案,以及这种方案所带来的民意支持,改革才找不到方向,改革才步履维艰。第五是设计政改方案的重任只有平民百姓来承担,官方不压制就是万幸,别指望官方及其研究者会设计政改方案。所以说,政改研究是极其危险的不受重视的秘密的容易跑题和迷失方向的难题,但是绝对不是无法破解的难题。而以往人们却是把政改不力的责任通通归咎于中共及其政府的。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而且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这就好像病情严重的患者没有能力自治其病的道理一样。其实正在游戏的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格去改变游戏规则,这通常是游戏开发和设计者的职业范畴。政体改革虽然当政者固然有更多的责任,但人民大众必须要形成政改理论共识,并且去同化当政者,当政者才有可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二、中国经济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四大贸易国,经济实力排名第六。许多专家认为,如果这一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将在 2010 年以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规模从亚太地区进口包括能源、矿产和木材在内的自然资源,日本、韩国的工业品,越南、印度的农产品,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品,中亚的石油、南亚的矿藏,东盟各国的原材料,各种产品都能够在中国找到市场,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就业。同时,中国向这些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亚太地区大量闲置资本前往中国投资,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新的财源。美国亚太经济合作委员会主任波尔茨维克说,中国已经日益成为推动区域性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普列斯托维茨说:“中国目前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源泉。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日本是一个纯出口国,因此在带动亚洲国家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没有中国的作用那样显著。”
三、政治体制必须适应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得主米尔顿?\u24343X里德曼,是全球最著名的自由经济学者和倡导者,是一些国家的经济改革顾问,曾为中国和印度两国制定经济方针政策提供指导,是一位对两国政治和经济制度比较了解的专家。2006年,弗里德曼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说:“中国在政治上至今是集中(collectivism)的制度,经济体制上却逐渐放开,走向了市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却面临一个政、经体制的冲突(Clash),因为这两者最终不能够相融。印度有民主的政治体制,但过去却是集中的计划经济,如今印度放开了经济体制,从而在各方面增加自由的程度,因此,相比之下,印度却是处在更好的境地。”指出政治体制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客观规律。
四、中国政改将会改变世界面貌
随着信息化对社会关系越来越大的影响,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球变得像个地球村。中国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崛起,并且在短期内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发生的。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政改进程已经受到世界高度关注,如果成功实现政治转型,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必将改变世界面貌,还有可能为世界发展指引方向;如果失败,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顺应势不可挡的世界民主化潮流,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政治经济实际,中国完全可能而且必然会走向中国式民主化道路。当然这条路也许不是唯一的,但必然是最科学最实际的才最有可能成功。
独树一帜的这种设计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政改方案设计,这是成功破解中国政改这道难题的最佳途径。它把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中国古代监察和考核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是法治与礼治的结合,是民主与统一的结合,是联邦主义与自治制度的结合。这种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政治的融合必将创造奇迹。
这种设计确实是把以往大家认为不可能组合到一起的要素组合到了一起。其实任何一项划时代的设计都有这种共性,那就是把通常认为不可能的变成了可能。在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式中,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中国政治要素,是根本没有可能同西方民主政治要素,如多党派轮流执政、普选制、代议制、联邦制、分权制衡和新闻独立等组合到一个政治体制之中的。
这种中国式民主化道路,是中华民族数百年来的最大梦想,不仅能够使中国成为长期的经济大国,而且成为长期的政治大国。不仅能够彻底改变中国面貌,而且能够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实现世界民主政治的飞跃。
- 最新
- 最热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