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內容隨時會根據留言建議增加、刪減或者推倒重來,敬請各位對本話題產生興趣的蔥友及時關注)
被廢物今次準備了一個以遊戲作為載體的對外文宣計劃猜想,希望各位提供可行性建議,謝謝大家。
計劃名稱:《抗爭者》
——全動態影像還原香港抗爭者立場的文宣性質遊戲
遊戲類別:視覺小說,全動態影像遊戲、選擇取向、政治內容
遊戲製作猜想:
①,針對目前抗爭者的大體兩個分類——勇武派與和理非,製作兩條主要故事線,從貼近香港抗爭者的視角,向世界上更多人敘述香港人正在經歷的故事;
②,因為抗爭長期化,我們甚至可以針對現在進行時的事件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拍攝製作並更新,使得整個製作流程同步於當前時代;
③,該作品效果上理應可以動搖不論國際還是本土的中立派和沉默派,呼籲他們正視香港正在發生的事件,並利用該遊戲產生接近於感同身受的體驗。
遊戲劇情猜想:
①,我們可以告訴香港、大陸甚至是全世界的手足,這款遊戲就是要更到煲底那天!我們可以以某一段時間作為節點(如每月或季度),節選比較有代表性的抗爭事跡,改編並加入劇情,成為主角故事的一部分;
②,主角在整體劇情上的定位應該是千萬個抗爭者中的一人,不英雄,不被追捧,不被光環,甚至可以用接近於魯迅筆下敘事的方式一般,平靜地敘述移用自真實故事的劇情事件,使得沉浸感更佳;
③,在遊戲中提供激進的選項時,亦同時製作對應的bad end(如被捕、被消失、被自殺),引導參與遊戲的玩家選擇接近於遊戲開發者更希望玩家遵循的“Be Water”與“不分化不割席”原則。
遊戲存續性猜想:
①,啟動基金可能在初步接近於零,可能需要各位製作人單純用愛發電,但是製作過程中亦可以隨著章節的更新開放購買、捐贈渠道,甚至可以分出一部分捐贈收入於星火、立場等抗爭支援團體;
②,可以考慮上架一些不帶政治審查的平台,開放付費下載以補貼製作週期;
遊戲能產生的影響已經在上文略有敘述,在此不再進行詳細分解,但這種遊戲本廢物認為對宏觀文宣效果的推進會有勁爆的推進效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