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大台是党内自由派?– 赵紫阳百岁冥寿 子女发文指中国面临百年未见精神困局 应先改变自己

http://www.rfi.fr/cn/%E4%B8%AD%E5%9B%BD/20191014-%E8%B5%B5%E7%B4%AB%E9%98%B3%E7%99%BE%E5%B2%81%E5%86%A5%E5%AF%BF-%E5%AD%90%E5%A5%B3%E5%8F%91%E6%96%87%E6%8C%87%E4%B8%AD%E5%9B%BD%E9%9D%A2%E4%B8%B4%E7%99%BE%E5%B9%B4%E6%9C%AA%E8%A7%81%E7%B2%BE%E7%A5%9E%E5%9B%B0%E5%B1%80-%E5%BA%94%E5%85%88%E6%94%B9%E5%8F%98%E8%87%AA%E5%B7%B1

祭先父趙紫陽百歲冥壽文(文-趙家兄妹)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191014/s00022/1570975466972/%E7%A5%AD%E5%85%88%E7%88%B6%E8%B6%99%E7%B4%AB%E9%99%BD%E7%99%BE%E6%AD%B2%E5%86%A5%E5%A3%BD%E6%96%87%EF%BC%88%E6%96%87-%E8%B6%99%E5%AE%B6%E5%85%84%E5%A6%B9%EF%BC%89

本周四(17日)是已故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百岁冥寿,他的子女发表文章,指中国很多思想和学问因为领导者的不了解、不认同和不喜欢而被毁掉,令中国现时正面临思想退化和理论缺失,是百年未见的精神困局。

他们指出,赵紫阳宁愿下台也拒绝镇压人民,是以行为向中国呼吁,若要改变中国和世界,应先改变自己;而赵的经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出路。

在1989年「六四事件」后被罢黜及软禁至寿终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育有四子一女,香港《明报》今天在两个版面刊登其子女以「赵家兄妹」名义发表的《祭先父赵紫阳百岁冥寿文》。赵紫阳子女在冥寿文中首先回顾了赵的一生,赞扬他善良和对剥削及压迫的仇视,对人权有着天生的敏感。赵和很多老前辈在文革结束后,都有这种浓重的内疚情结,认为对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有所亏欠,故此进行改革,并先在农村开始。

文章指出,资源缺乏的中国因改革而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仍在为走什么的发展道路的问题而摇摆不定,而2005年去世的赵紫阳经过深思后仍然认为,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

文章续称,可惜的是,「多少举世无双的思想、多少兴灭继绝的学问,……因领导者的不了解、不认同、不喜欢而毁掉了,无复再生。」今天,中国面临的,是思想的退化、理论的缺失;既没有人道关怀暖,人民也没有丝毫感动。这是百年未见的精神困局。

文章援引赵紫阳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动手,打死了就没有了。」后来,真的动手了,真的打死了。人心收服的努力、道义资源的培育、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改革的设计……全都化为乌有。文章续称,经过多年优败劣胜的「逆向淘汰」,更是令「刚正耿介者寥若晨星;寡廉鲜耻辈洋洋大观」而这方面变化之快和彻底,「亘古未闻」。

文章以「众所皆知的那件事」暗指「六四事件」,指赵紫阳在这事上是一个「不敢肆意而为」的「胆小的人」,为怕后世骂名而选择了苦路。而其一生虽已是过眼烟云,但他「以最后的行为,向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呼吁,仍在回响:我们希望改变中国,希望改变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呢?」

《赵紫阳传》出版

另外,《中国青年报》前「冰点」副主编卢跃刚为赵紫阳所著的《赵紫阳传 – 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亦在赵的百年冥寿时由台湾印刻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软禁中的谈话》、《秘密录音》《赵紫阳文集》等书籍只记载其生平一部分的空缺。

1919年出生的赵紫阳,1980年进入北京中央,从主管财经到总理,并在担任总理期间开始主导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共「十三大」中以代理中共总书记身分发表政改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后,在「六四事件」中主张与学生话话、反对镇压的赵紫阳下台,遭软禁15年后,于2005年1月因病逝世,但其骨灰下葬问题至今未解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