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需消费不振,上海知名的龙梅镇商场宣告歇业,上半年中国有近7千家门店闭店,涵盖上百企业。经济下行,中国劳工周平均工时达48.6小时,超过“六天八小时”工作制。
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在今年6月底因租约到期,终止营业,当时有不少民众前往拍照留念,不到2个月的时间,梅龙镇广场传出歇业。当本台致电商场时,确定歇业的消息,商场人员说:“8月1日起,除了美国领事馆以外,其他都歇业。”
梅龙镇商场在23日贴出歇业通知称,经过慎重考虑,梅龙镇广场含商场、办公楼及地下停车场,除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外的其他商户和租户,均从8月1日起歇业。
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及中国大陆研究所兼职教授陈松兴曾经在上海工作三年,工作地点分别在港汇恒隆广场和陆家嘴。就他的理解,目前这些地方,状况不是很理想。“一开始担心的是所有外资的撤退,可是现在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也撑不住、往外走。有钱人一定是用脚选择未来,而上海是中国最有钱人集中的地方。”
投资界平台引用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至少有6882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其中不乏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等大型渠道门店,以及蜜雪冰城等连锁餐饮品牌。
知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指出,消费者对于宏观经济的信心与其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信心高度相关,整体上,消费者对个人经济状况的信心普遍略低于对宏观环境的信心。
在悲观人群中,各项担忧因素,如担忧失业和收入不稳定、资产贬值、负债增加、赡养家庭成员负担增加等均抑制消费预期。这类人群的预期日常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2.4%)。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