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葱友在讨论中共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所以我在这分享一篇相关的讨论。原文贴于2022年6月。
类似的讨论,墙内应该看不到。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5313062.A.8D6.html
以下翻成简体以利阅读
——————————-
谈一下为什么好莱坞从过去的舔中走到现在变成不鸟中国,
起因是一年前的一篇报导。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features/hollywood-and-china-what-now-1234955332/
就是上面这篇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报导
From Deal Frenzy to Decoupling: Is the China-Hollywood Romance Officially Over?
给点背景资料,
Hollywood Reporter不是一般的娱乐小报或是新兴的冒险资金挹注创立的网路媒体,
而是在好莱坞有影响力与权威性的媒体。
而除了普通的业配跟photo op之外,
这间媒体还跟各大片商与大制作人有另一种形式的合作,
就是放话,简单说就是传声筒。
根据好莱坞编剧兼编剧的Kamran Pasha的说法,
这篇报导写得很仔细也把好莱坞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做出很平实的记述,
但是根据他的说法,这篇报导最大的功能还是放风。
因为好莱坞行内的人,包含制作导演编剧演员,
必然会看到这篇文章,而所有看完这篇文章的人必然会接收到大家都应该接受到的讯息,
就是好莱坞与中国蜜月期已经正式结束,
我们终于不用舔中了。
他甚至怀疑这是各大片商经过审慎的讨论后得到的一致结论,
然后再一次过把风放出来,让圈内其他人都接收到这个讯息。
事实上确实事态的发展也是如此,
经历了一年多,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一年来好莱坞对所谓的红色票房兴趣逐渐冷淡,
从以前的怀抱希望到现在的逐渐脱钩。
至于原因,其实仔细看这篇报导,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主要分几个:
1.中共的审查 2.戏院通路过的分成 3.不公平的竞争 4.政治风险 5.市场取舍
中共的审查完全无迹可寻,很多时候是好莱坞片商与中国广电总局的博奕。
广电总局有一份敏感字词与话题的黑名单,
而好莱坞片商自己有一份不会被中共审查制度搞你的白名单,
所以中共决定什么不能拍,好莱坞揣测什么可以拍,成为这个畸形审查体制下的一种,
上下交相贼的现象。
打个比方,奇异博士1的编剧公开承认,
为了应付中国的审查,他们刻意把古一从西藏人变成白人,
把香巴拉从西藏搬到尼泊尔。
问题是中共的审查机制是没有定则与规则可言的,
因为缺少透明化,而且内含人治与权力寻租的官场问题在,
即使是好莱坞片商,他们的白名单预测也会失准,
尤其是近年来黑名单越来越广,白名单越收越紧,
让好莱坞片商不得不重新评估,
为了中国市场而修改影片内容而导致西方欧美观众的不满或耻笑,
这个对商誉与名声的损失,是否值得换取中国的票房。
然后后来他们面临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即使他们改了,也安抚了中共的审查系统,
让他们在欧美被臭到不是人,他们也可能还是在中国上不了,
因为中国就是一个没有合理与标准游戏规则的人治社会。
比方说,舔共舔到出汁的花木兰,
事实上在中国因为维吾尔集中营的事让迪士尼变成欧美讪笑与指责的对象,
但是正正好是因为他们舔共舔得很用力,舔到国际出名,
正好是因为如此,想在新疆议题低调的中共当局也封杀了花木兰,
虽然没有下架(我猜是因为已经来不及了),但也火速撤销了花木兰在中国的广告,
低调处理。
所以变成,你好莱坞每年要挤进中国上片名单里已经很难了,
但是你即使挤进去,不小心被辱华就全部都黄了,赚不到钱,
你不小心舔共的节奏又太完美,舔到街知巷闻,一样会被社会主义的铁拳揍下去,
一样赚不到钱。
所以后来好莱坞的各大片商只能评估,
到底中国市场这个大饼是不是真的可以吃得到,就算吃到了几口,
是不是能可持续性地继续吃下去。
最后他们一年前得到的结论就是: 真的不行。
主要原因还是北美票房,他们手上的数据应该是发现,
如果过份迁就中国的”主旋律”,反而会伤害到北美票房的根本。
所以两害相取其轻(失中国市场/失中国市场又失欧美市场),
他们只能选择一条至少公关风险控管比较可行的路。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戏院通路片商抽成抽太多了,
其他国家的戏院,通常吃50%票房,顶多吃到60%。
中国的戏院可以抽到75%,
高昂的中国发行费用加上高昂的通路抽成费用,
再加上为了规避西片上映额度而必须支付的,中资合伙抽成的费用,
让中国市场来的票房收入,对好莱坞片商而言不是一个健康成熟的收入管道,
而只能够视为是”额外的”,”多赚的”收入。
用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
中国票房的帐面数字都很好看,
但对好莱坞片商而言,投资人看到的好看票房数字背后,
实际能赚到的收益远低于帐面数字太多太多。
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风险,
例如习大大如果又要以整风端正之名暴槌娱乐产业的话,
他们这批过江龙就是最先感受到铁拳的对象,
而那群周期性烧日本车砸美国货的鸡血暴民也会抵制他们,两边不是人。
加上这些政治风险之后,
不只好莱坞片商,
其实其他外资对持续在中国投资与照顾中国市场的兴趣都在下降。
所以不是单一公司(迪士尼/漫威)对中国票房与审查制度翻白眼,
而是整个好莱坞作为电影工业的集合体,
都已经开始转向。
说到底还是钱,好莱坞只看钱,不看其他的。
转而重视公关名声与商誉,其实追根究柢也是钱的问题。
那要说到,这一年多,好莱坞跟中国市场逐步脱钩之后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吗?
有的,那就是中国戏院通路死一片。
中国人老爱说什么,你们要来吃我们这口饭就不要GGYY。
好,现在好莱坞在中国市场选择躺平了,
结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本来就靠外来西片大片票房支撑的,
中国二三线城市与地方的戏院通路马上入不敷出。
有的戏院甚至因为电影票卖不出去,
转型成夜店酒吧餐厅的,你说惨不惨。
中国一线城市最大的院线通路商,中国戏院市占最高的中影数字,在防疫政策下惨澹经营
勉强靠一些打鸡血的爱国电影跟越来越少(制作投资也是近年急缩)的中国国内大片支持,
中国主打二三线城市的大通路商,中国院线市占第二的大地影院,则是死一大片,
很多地方都收摊了,公司本身旧债又到期付不出来,
老板于品海全身上下都是债。
所以说,资本主义下社会协作,供应与需求的配合与市场的生态,
不是那些满嘴”吃着中国的饭怎可以乳我中滑”的87民族主义者可以理解与操纵的,
球丢出去之后绕了一圈,最终还是砸在自己头上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