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8月,卫健委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低生育率,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重要人口特征,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变迁、城市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逆转。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经历的人口负增长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积累起了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在此背景下,人口再生产类型最终将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负增长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