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不战而胜?汉学权威黎安友:只要让华盛顿接受这个事实
美国知名中国研究权威黎安友指出,在华盛顿总是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应该摆脱台湾问题,习近平若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将会进一步借力使力。
采访整理 辜树仁 天下杂志759期
发布时间:2022-10-17
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准备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天下》邀请美国鹰派、鸽派,台湾蓝绿两阵营四位专家,针对「习近平是否十年内解决台湾问题」、「二十大后中共对台工作重点」、「美中竞争与乌克兰战争影响」、「台湾该如何接招」4大关键问题,提出解读与分析。
美国知名中国研究权威、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认为,习近平对台湾仍然会维持中共一贯的「战略耐心」以下是黎安友专访摘要:
对习近平来说,(统一)台湾一定是他要实现的历史任务。
在中共眼中,如果不是美国干预,早就控制台湾。美国愈采取抗中姿态,只是更加印证台湾就是美国用来给中共制造麻烦的棋子,只会让台湾变得对北京更重要。
从国内角度看,习近平赋予自己的历史任务,是透过把共产党变强来让中国变强,建立纪律,巩固对西藏、新疆、香港与台湾的控制。但我不认为习近平要在未来5年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统一台湾)。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对台策略的最大特色是「战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
持续提高美国干预的成本
首先,习对中国(崛起)是乐观的,认为美国正在从根本上衰弱,当衰弱到一定程度,中国就有机会解决台湾问题,他会等待那个时机到来。虽然中美竞争给中国带来麻烦,清零政策导致经济减缓,但只是让中国崛起的速度暂时变慢。
第二,习近平的权力与中共对中国的控制,都非常稳固。我不认为会有政变、政治危机,或是另外一次天安门事件。
第三,习近平从乌克兰战争中学到,武力夺取台湾会很困难、代价很高。
乌克兰战争会强化北京玩一个长期赛局的决心。与其现在动手,结果付出惨痛代价或甚至失败而永远失去台湾,不如耐心等待台湾最后自己投降。
这个战略耐心,从中国在南海、钓鱼台的作为,以及(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之后在台湾周边的军演可以看出来,习近平在这三个地方,都在不触发对方军事反应的前提下,透过创造新现状,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在南海造人工岛、军事设施,美国没有在军事上回击,只有口头反对、继续派军舰军机巡弋。愈来愈多中国军机、军舰穿越钓鱼台周边的日本专属经济海域,也不见日本强硬回击。时间久了,新常态就形成,这就是中共会对台湾采取的策略,持续施压,但不触发台湾或美国的军事回击。
在华盛顿总是有一种声音认为,(军事上反制中国)成本太高、台湾太远,美国应该摆脱台湾问题。所以中国的策略,就是持续提高美国干预的成本。
透过不断创造新现状、不断提升防止美国介入台海战争的战力,北京企图让华盛顿最终接受维持台海现状的成本与代价太高,当「我们无法再负担维持亚洲现状,必须接受中国崛起」这样的声音在华盛顿成为主流,台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战而胜。
我自己的预测是,台湾问题会长期持续下去,没有解答。因为台湾不会改变很多,支持统一的势力取得执政权的可能性不高。
更有可能会发生的是,在未来20、30、40或是50年的某个时间点,中国或美国可能发生大变化。不论快或是慢,中国的确都出现过大变化。
对台湾来说,我很钦佩总统蔡英文避免挑衅、制造危机的立场与态度,不改变中华民国宪法、不走向独立,管好台湾自己的内部事务。台湾不应该再出现像陈水扁一样类型的总统,做出可能会迫使习近平采取行动的行为。
要击败中国「战略耐心」的唯一方法,就是同时也保持耐心,美国和台湾的吓阻能力,要持续对中国不断提升的军力,做出调整。
如果长期对峙是台海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在赛局里撑到最后的那一方,就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黎安友
现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
学历/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专长/中国政治、中国近代史、比较政治学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183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