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举行之际,有关对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阳性,被指服用兴奋剂的报道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也激怒了一些国家的游泳运动员,他们表示反兴奋剂官员需要始终如一地执行药物检测规则。
《纽约时报》周二的报道再度曝光两名中国顶尖的游泳运动员曾在2022年被检测出服用了类固醇(steroid),但最终被批准参赛。
这两人分别是参加了巴黎奥运会的女子游泳运动员汤慕涵和《纽约时报》今年4月报道的2021年药检事件中的23名游泳运动员之一何峻毅。
汤慕涵在三年前在东京奥运会上曾是4×200自由泳接力队的成员,当年该队夺得金牌并创下世界纪录。汤慕涵将于周四参加4×200自由泳接力比赛。
《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反兴奋剂机构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做出的解释是,两名运动员2022年10月初在北京的一个国家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外出玩了一天,在一家餐馆吃薯条、可口可乐和汉堡包,几天后,他们接受了例行药检,结果在下个月报告时呈阳性。汉堡包后来被认定是“微量”违禁药物类固醇的来源,调查结果强调那是食品污染而非服用禁药所致。
这样的解释与此前被曝的23名游泳运动员药检阳性十分相似,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对那次事件进行调查后认定,所涉运动员没有故意使用违禁物质,阳性也不是使用药品、营养品等因素导致的,而是在参加赛事期间,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了受到曲美他嗪污染的食物导致。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据两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名在2022年药检呈阳性反应的运动员在去年年底被中国当局秘密解除了他们使用兴奋剂的嫌疑。
这是《纽约时报》等媒体今年第三次曝光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阳性,此前的两次分别是:
今年4月媒体曝光,2021年1月东京奥运会前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举行的全国游泳争霸赛中,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实施了兴奋剂检查。结果显示,有23名运动员的样本的曲美他嗪(TMZ)呈阳性。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等管理部门接受了中国官方调查的结论,认定这些选手是在不知情情况下摄入违禁品,因此决定允许这些选手参加奥运会。
6月,《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再曝光这23名游泳运动员中有三人早在2016年和2017年就曾被检测出兴奋剂呈阳性,但他们的身份没有公布,也没有因此而被禁赛。不过这三名中国运动员并非普通的游泳选手:其中两人后来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第三人现在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东京2020年奥运会上,中国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获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Reuters: Marko Djurica, file)
一位知情人士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调查人员和至少一位专家都不相信2022年的事件中中国做出的食物污染解释,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选择不对中国的不实施禁赛的决定提出上诉。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就这一事件做出回应时并未对此事的事实提出异议,并且说该机构“以相当怀疑的态度,尽职尽责地审查了全部案卷。最终,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质疑运动员和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提出的污染情况”。
另一个反兴奋剂机构国际反兴奋剂机构(International Testing Agency)也对此案进行了审查,该机构是在近十年前震惊奥林匹克运动的俄罗斯兴奋剂丑闻之后成立的。知情人士说,至少有一名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官员认为,游泳运动的全球管理机构世界水上运动协会(World Aquatics)应该对中国方面为运动员洗脱罪名的决定提出上诉。但世界水上运动协会并没有这样做。
世界水上运动协会回应称,“不便”对此案进行详细评论,但补充说,“从未收到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关于对此案进行上诉的任何建议”。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随后发布公告,回应了这一报道。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指出,中国两名游泳运动员的肉类污染案件事实上,涉及到一系列涉及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案件。
“接到通知后,所有运动员均被立即暂时停赛,等待调查,直到2023年底调查结束。因此,就这两名游泳运动员而言,他们被停赛了一年以上。”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指出,美国媒体最近试图暗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更广泛的反兴奋剂界存在不当行为,“中国游泳的政治化仍在继续”。
“正如我们最近几个月所看到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不公平地陷入了超级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