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危機連環爆 專家:需改變現行商業模式

中國房地產危機連環爆 專家:需改變現行商業模式
梁雁/編譯
發布時間:2023-08-25 14:00 更新時間:2023-08-25 17:33
碧桂園
中國房地產
房地產
中國

中國大型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傳出債務違約,隨後中融信託也爆出投資房產失利暴雷,引發投資人恐慌。這也是在2021年恆大債務危機後,中國房地產再次陷入困境。專家就指出,中國必須改變現行房地產商業模式,而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率,恐怕會低於4%。
上週外媒公開一段未知來源的影片,眾多投資人聚集中融信託建築物周遭,接連不斷高喊還錢,還一度引來警方制止。這間隸屬於中植企集團的中國第5大信託業者,驚傳投資房產失利爆雷,近期陸續有投資人收到「產品已停止兌付」通知,金額恐達1.5兆台幣,但這並非第一波危機。

房子才蓋到一半,號稱中國房產模範生「碧桂園」,在全國31省都有建案,8月8日卻傳出無法支付2250萬美元債券利息,股價也跌破紀錄。

2021年就陷入債務危機的恆大集團,本(8)月18日則向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當年恆大曾是中國最大地產開發商之一,如今看來卻是中國一連串房地產風暴的冰山一角。

法國外貿銀行資深經濟分析師黃蓋瑞指出,「碧桂園和中植企發生的事情是更大問題的徵兆,而非單純的骨牌效應,這些公司之所以最後會陷入困境,實際上與他們所面臨的現金流問題有關,這最終又回到了這些公司是否有足夠的房地產相關現金流,來維持他們所採取的商業模式。」

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成長,各地房子一棟接著一棟蓋,但房地產業卻也因此過度擴張,建商只能繼續借貸、繼續蓋房,深信能填補債務黑洞,而房價也一路漲到天價。

不料2016年,中國政府出手打房,提高建商借貸限制,導致像恆大這樣不斷借貸蓋房的企業,最終因無法借入新債而陷入債務違約。

黃蓋瑞認為,「除了可能有更多開發商倒下,還會出現其他經濟問題,因為若地產銷售熱度無法恢復,就會影響許多地方政府的財政,且若房價沒有穩定下來,銀行就可能出現更多不良貸款。」

房地產一旦崩盤,資金主要投入不動產的地方金融體系,將難以支撐並波及存戶。

經濟專家指出,碧桂園多數建案集中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疫情後地方經濟恢復不如一線城市快速,加上當地原本就可能存在人口外流問題,房市買氣自然就不樂觀,恐引發後續一連串危機。

黃蓋瑞分析,「許多企業和家戶正在思考該如何償還債務,也進一步引出中國是否會步上日本泡沫經濟後塵,因此我認為這是中國目前要面對的終極問題。而提高消費者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不過,相較於各界擔憂捲入更大風爆,中國政府對此卻沒有多做解釋,僅用一貫立場「描述事實」而不過度憂慮。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本月15日表示,「隨著市場調整機制逐步發揮作用,房地產政策、市場的政策調整優化,房企的風險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6日說道,「少數西方政客和媒體放大、炒作,中國疫後經濟復甦進程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最終難免被現實打臉的命運。」

外媒報導,房地產風暴之外,中國還有許多過度建設現象,導致貧窮省份未償債務不斷累積;其他如製造業活動萎縮、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也都是當前嚴峻的經濟難題,預估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低於4%。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