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hediplomat.com/2022/06/in-laos-prime-minister-phankham-viphavanh-is-in-trouble/ (英文)
該國總理潘坎·維帕萬正面臨上任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危機。
老挝5月的通脹率是12.8%,是東南亞國家最高的,該國貨幣基普,一年前是9400兌一美元,現在已經貶值到15000兌一美元。
信評機構穆迪已經發出警告,稱該國有債務違約風險,並再度調降老挝的信用評等至垃圾級。
總理潘坎·維帕萬在6月6日,成立了一個臨時經濟工作組來處理危機。上週末,Sonexay Sitphaxay被開除央行行長職務,算是給憤怒的公眾一個交代。
接著,潘坎任命了二號人物索尼克西·西潘敦擔任經濟工作組的組長,他是前總理坎代·西潘敦的兒子。
——————
簡言之,現任老挝總理因為嚴重通脹發生經濟危機,民怨沸騰,於是他臨時成立一個工作組,讓央行行長背鍋,並把制定經濟政策的權力分給他的政治對手。
外交界觀察,即使這麼做,潘坎的地位也不會有太大動搖,雖然二號人物索尼克西很可能在潘坎卸任後接任總理,但潘坎的位子應該可以穩坐到2026年,因為上一次黨代會已經在2021年召開過了,而黨代會是每五年一次,在黨代會上,總理會向黨報告上個五年期經濟計畫的成果,不過按慣例,並不會提出下個五年期計畫的綱要。
即使民眾對於經濟現狀感到憤怒,但該國的共黨專政體制也不會變動,因為該國幾乎沒有和西方進行什麼貿易,所以外部勢力很難影響其做出政治改革。
———–
嚴格來說,這個大坑還不是潘坎挖的,畢竟他2021年3月才上任。
2010年代,老挝每年需償付的外債不過1.6億美元左右,雖然老挝窮,但還的起;在加入一帶一路之後,該國的外債就快速增加。
https://asia.nikkei.com/Economy/Laos-faces-public-backlash-as-economy-teeters-toward-default
2022年,老挝每年需償還外債就飆升至14億美元。目前未償還外債約為145億美元,中國是最大債主,佔比47%,不過欠中國的錢,當中有11%是貸款,也就是借新還舊。
上周,潘坎在議會中坦承,該國有相當大的資金缺口,目前外債數字已經接近該國88%的GDP。
5月分,老挝只有33%的收入進到銀行,剩下收入都被拿去還錢,這表示老挝的外匯儲備快要用光,於是該國人民開始感到從汽油到糧食等物資越來越貴。
老挝在2013年連動泰國資本市場,所以該國現在的外匯儲備主要是泰銖和美元。
過去在老挝的社交媒體,例如臉書,750萬的人民不敢發出任何反對聲音;但近期則常出現要求共產黨下台的言論。
雖然和泰國關係友好,但泰國並沒有要幫助老挝的意思;而中國因為自己經濟困境,也沒有要讓老挝緩繳債款。
老挝和贊比亞一樣,都可能是繼斯里蘭卡後,下一個因為一帶一路而破產的國家,差別只在誰先誰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