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香港街访巧遇香港同行
早上去旺角,甫自地鐵站出來,便被人問個正著。
是一男一女,三四十歲的樣子,衣著端莊,笑容可掏,備腳架與小巧手攝錄機,貎似「自由行」。
男的先問腔:「請問你是香港人嗎?」
我心想,問路也需要知道國藉?但微笑回答了。
女的接口:「可以問你問題嗎?」
你不是已在問了嗎?這樣問路法,好像太認真了。
冷不防男的舉起咪牌道,我們是中央電視台的,正進行一個香港回歸十二年周年特輯,想向你請教幾個問題。
不是問路嗎?我未及反應,已被攝錄機對正了──我對鏡頭有恐懼,馬上緊張起來。
問:「你認為香港回歸十二年來,經濟發展如何?」
我是香港的「大好友」,覺得回歸後雖然經歷了連串疫症與不幸事件,香港經濟發展還是好的,只是有「競爭力」的隱憂(近來擴張敝報評論版,這是其中一個重點議題),故答:
「經濟發展是好的,只是若要持續繁榮,必須思考多與珠三角地區融合互補,畢竟香港的市場太小了。」粵港融合,亦為敝報另一「力谷」話題──我已被洗腦。
對方再問:「那你覺得中央對香港的支持重要嗎?」
OMG。這個問題真是太CCTV了!
怎麼說呢?答「重要」的話,未免略嫌阿諛奉承;答「不重要」,又顯然不給面子(人家畢竟是CCTV啊)。我在腦中飛快想了一個答案,如此回答:
「嗯…是重要的,比如說,當更多內地人才…還有世界各地的人才…都來香港的話,才能保持香港經濟發展暢旺。人才對我們十分重要。」
我的想法是,先答「是」,但內容卻與中央的「優惠」非直接相關──身為香港人,要有點骨氣,我無論如何不會答「重要,因為有自由行」,或「重要,因為吸引了大量資金湧港」,之類。
對方狀似滿意,道謝後不消半分鐘便收隊走人。我橫過馬路後回望,已不見他倆縱影,幾乎以為自己產生了幻覺。
定下神來,才開始擔心。我的回答還算不卑不亢嗎?如此被殺個措手不及,顯然表現不佳。
此後與友們討論,他們七嘴八舌:
T說:「第二個問題,你應先否定他,道『香港繁榮,與中央支持無關,而是因為香港人自己肯努力、又廣納人才之故』。這樣你起碼為港人掙回一點面子,但又答了相同的內容」呀,有道理──只要不被「和諧」掉的話。
B比較全面,他認為應這樣回應第二個問題:「是的,中央的支持很重要──中央要支持香港保持自由民主開放,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嘩,厲害!
還有一些有趣的回應,與問題無關,如:
我上司:「哎呀,你怎麼不問他們取卡片?如果遇上寶藥黨怎辦?」又係喎。
友甲:「你該問該片段什麼時候播出。」算了吧,斷估不是新聞聯播。
友乙:「片段出街後若被人認出,一定認為對方找了《香港經濟日報》的人做媒。」哎,沒想過。
友丙:「他們問了以後,有沒有問你借錢?」冇喎。LOL
***
原文以及回應:
http://wongleona.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4.html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