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为100625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实际执行数102945.19亿元。2024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为10.2万亿元,再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3月26日,中共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中央预算,中央预算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再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1994年中共实施分税制,中央地方55:45开,为解决地方财政不平衡问题,中共建立了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就是中央每年无常向各省份拨款,补充地方财政预算不足。
近年来,随着中共经济增速放缓,地方债务存量剧增,中央转移支付力度越来越大。从2013年到2023年11年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增长了206%,每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据了中央财政预算的70%左右。
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为100625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实际执行数102945.19亿元。2024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为10.2万亿元,再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疫情三年来,经济急速下滑,中共为刺激经济采取货币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发行国债,中央财政赤字增加。4月10日,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经济在新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给公共财政带来风险。
2023年5月,《中国新闻周刊》曾刊文指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相当于“输血”,终究需要提升地方“造血”功能,药不能当饭吃。2024年3月人大会上,中共将今年经济增速设定为5%,同时确定中央转移支付再破10万大关,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早已揭不开锅了,中央不喂药,地方简直就活不下去了。
中共央行加大药剂量,纯属无奈,转移支付再超10万亿元,凸显四大忧患。
据大陆媒体报道,2022年,中共地方债务达35万亿,城投债规模65万亿元,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7.1万元。2023年,地方债务余额持续扩大,为40.7万亿元,付息规模达历史峰值1.2万亿,近90%成到期债券通过借新还旧来还本。
2023年,城投债募集资金用于借新还旧和偿还有息债务的比重分别达到69.1%和24.1%,合计超90%,青海、宁夏、天津、吉林和海南五省份募集的城投债资金100%用来偿还债务。2024年城投债到期量达到30037亿元,中共也只能靠发行再融资债券,以新还旧。自2023年11月,城投净融资债券呈负数,城投融资走入死局,一方面反映出房市不断疲弱,另一方面折射出城投存量债务正成为地方政府无法排解的雷暴。
各地方政府为了偿还城投隐性债务,竟然动用社保和公积金资金池。网传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9月22日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6.5%,2023年5月21日到期的超短融债券,兑付资金主要来源是省社保资金和公积金。
经济下行,债务压力,地方财政吃紧,全国迎来来公务员降薪潮。今年两会之后,各地跟随中共北京高喊“过紧日子”,但一贯靠吃拿卡要、公款挥霍惯了的官老爷们,只不过是喊喊口号,装装样子而已。例如,2024年,山西省本级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26亿元,较2023年预算仅减少0.01亿元,下降0.3%。去年11月,该省乡村振兴局竟花费859万元采购防止返贫的APP监测信息项目,网友炮轰,中共官员们一举两得,招标时能贪一把,向上汇报工作时也算是一创新性政绩工程。
现在很明显,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债务都已经成为长期的问题了,靠一直吃药输血都不可能长久的,要治现在也这么严重了,下猛药容易毒死,不下猛药很难无力回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逃过经济规律,这是必然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