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擅改福島核廢水採訪內容 日本大使館公布全文打臉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逾12年後,日本政府年初宣布最快春季將核廢水排入海。為了化解外界疑慮,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日前在「浙江日報」書面採訪中提出說明,不料該報刊登的內容並未如實反映日方說法,迫使日方公布全文自清。據了解,中媒「知而不報」的內容中,不乏對中方不利的數據。

據「中央社」報導,日本駐中大使館3日透過「推特」表示,日方就福島第一核電廠準備向太平洋釋放「ALPS處理水」(經「多核素處理系統」淨化的核廢水),接受「浙江日報.潮新聞」書面採訪,但對方發出的報導「只截取了本館回答的一部分,未能全面且正確反映其內容」,因此日方特將採訪的回覆全文刊出。

日方指出,「浙江日報.潮新聞」指「關於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漁業及漁民將遭受的影響,日本國駐華大使館沒有任何答覆和說明」,但日方實已明確說明,「根據國際標準及指導方針進行放射線環境評估的結果顯示,ALPS處理水的海洋釋放,在考慮到生物濃縮和長期積累的基礎上,對人及環境也可以充分確保安全性」。

不僅如此,該篇報導也未提到日方進一步的說法,即福島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釋放到海洋時,預計每年釋放的氚(音同川)總量將控制在福島核事故前的水準,也就是每年22兆貝克(Bq)以下。

相較之下,中國浙江秦山第三核電廠2020年的氚排放量高達約143貝克,廣東陽江廠達約112兆貝克,福建寧德廠約102兆貝克,遼寧紅沿河廠則約90兆貝克,比福島第一核電廠準備排放的氚含量高出4.1倍至6.5倍。氚是氫的同位素,因爲難與水分離,無法被淨化排出。

日方還指出,上述4座中國核電廠的氚排放量,也沒有與周邊國家達成一致。例如,台灣核三廠僅排放35兆貝克,南韓月城核電廠約71兆貝克,古里廠則約49兆貝克。

日方強調,對於ALPS處理水向海洋釋放,日本內部有各種意見,日本政府也對漁業從業者和當地居民進行反覆說明。此外,日方也將繼續接受包括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選定的中國專家在內,從第三方立場進行的評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