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立场,不仅会断送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也会断送一个人的前途。
(接上文)
文革时家破人亡的阎宝航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毕业的阎宝航,年轻时曾是基督教徒,后来研究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1929年,阎宝航由张学良介绍,成为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总干事,曾和蒋介石共用一个大办公室。后来阎宝航深得蒋介石器重,尤得宋美龄信任。其实,阎宝航的真实身份是与周恩来单线联系的“红色特工”。
1937年,因阎宝航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经周恩来介绍成为中共秘密党员,周恩来给他取代号“阎政”,嘱咐他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活动,广交各界朋友,为中共收集各方的动态。阎宝航的身份,当时只有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李克农知道。
1941年,周恩来亲自给他交待工作任务,由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给他交待任务范围,要求他设置电台建立直接联系,以反苏反共的动态为重点,收集包括蒋介石本人及国民党的一切军事、政治、外交及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报。
从1941年春到1945年,阎宝航获得了最有价值的情报: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地点。德军入侵苏联之前一周,此情报通过中共及共产国际,准确地及时地提供给了斯大林。还有之后的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君主御前会议决策南下太平洋的情报,也是阎宝航搜集到的。
阎宝航还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沿中苏边界的详细兵力及布置情况发报给延安,延安马上发给苏联。后来斯大林为此专门回电给毛泽东表示感谢。凭这些情报,苏军对日军进行定点打击,仅一周时间,就将关东军全部消灭。
1949以后,阎宝航先是调任外交部工作,后到政协负责征集整理文史资料,他长期的身份是“民主人士”、“党外人士”,直至1952年,经“上面”批准,阎宝航才公开党籍。
1967年11月6日,这位被称为“我党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成了反革命罪犯67100号,他被投入秦城监狱,罪名是“东北叛党集团”的“特务”。1968年5月22日,在审讯中,阎宝航被人从背后猛踹一脚,倒地昏迷后被送到复兴医院,躺在医院走廊的长凳上无人理睬,直到咽气,终年73岁。为阎宝航出具的殡葬说明中,赫然写着“不留骨灰”,当时也没有遗物留下,也不许通知家属。
阎宝航有六个子女,四个被他送到“革命圣地”延安。文革时阎家家破人亡,子女们都受到了株连。
阎宝航的三儿子阎明复同父亲一起被关押在同一监狱里。期间阎明复因 “疯癫”,被强制做电疗、服用药物,每天三顿饭之外就是昏睡,七年后才被释放。
阎宝航长女阎明诗也是特工。在延安抗大学习时,曾被周恩来亲自找去谈话,让她到重庆协助父亲的情报工作。阎明诗将父亲拿到的情报译成密码,用药水写在手帕上,再交送到北碚的秘密电台。文革中阎明诗被划为右派,下放到鞍山市农机厂做油漆工人,后又下放到营口盖县杨运公社。
阎宝航长子被取消军籍,下放到贺兰山区;次子被隔离审查,惨死长沙。三女儿阎明光也被下放,三女婿被关押。
阎宝航的妻子高素桐,曾掩护阎宝航做情报工作,帮助阎宝航应酬各种朋友,帮助过很多陷于困境的地下党员、民主人士及其家属。阎宝航被抓后,工资被冻结,也不给高素桐发生活费,她没有了生活来源。
1971年,高素罹患肺癌,去世前不久,她给周恩来的口述信中说:“我始终相信玉衡(阎宝航的字)和明复是无辜的。我患重病到上海后,抢救费用甚巨,小女明光的爱人被关押,工资冻结,无力支付。请总理看在我和玉衡在重庆变卖衣物接济党内同志和抗日乡亲的面上,把我的医药借债费及后事解决。”
“全能特工”刘人寿
17岁时刘人寿与女友黄承珍(黄景荷)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二人同时加入党,从此把他们的一生交给了“中共”。
陕北公学毕业后,康生亲自找刘人寿、黄承珍谈话,要他们以《新华日报》延安通讯处记者的身份从事间谍工作,接受潘汉年的直接领导。
从此,刘人寿学会了收发报、开汽车、摄影等特工技术,成为潘汉年的得力助手,潘汉年特别关照他不能暴露身份,只能与自己单线联系。
潘汉年安排刘人寿等中共特工进入岩井公馆,利用日本人的电台为中共服务。刘人寿的公开身份是报务员,专门负责接收潘汉年传给岩井英一的情报。在岩井公馆的顶楼,他掌管一部电台,每天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选择部分内容交给日本人。刘人寿的隔壁是日本特务翻译组,日本翻译遇到无法翻译的汉字,便向刘人寿请教,刘人寿借机也获得一些情报。
一年后,刘人寿被要求撤离岩井公馆,自己在上海组建秘密电台。从此他与世隔绝,白天睡觉,晚上向延安发报。其妻黄承珍负责联络,往潘汉年处领取发报任务。潘汉年的许多重要情报,当年都是由黄承珍送出的。
苏共“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情报,就是刘人寿收到并通过秘密电台发出的。潘汉年接到电文后,立刻署名“小K”发给延安中社部,周恩来当即用俄文发给了斯大林。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果然如期向苏军发起了闪电攻势。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使苏联赢得了24小时的紧急备战时间。
还有一份被称为“徐州剿总情报”的密电,也是当年从刘人寿自己的电台发到延安的,这是中共收到的有关淮海战役中,国军部署最早、最完整的情报,对中共的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接上文)
文革时家破人亡的阎宝航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毕业的阎宝航,年轻时曾是基督教徒,后来研究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1929年,阎宝航由张学良介绍,成为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总干事,曾和蒋介石共用一个大办公室。后来阎宝航深得蒋介石器重,尤得宋美龄信任。其实,阎宝航的真实身份是与周恩来单线联系的“红色特工”。
1937年,因阎宝航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经周恩来介绍成为中共秘密党员,周恩来给他取代号“阎政”,嘱咐他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活动,广交各界朋友,为中共收集各方的动态。阎宝航的身份,当时只有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李克农知道。
1941年,周恩来亲自给他交待工作任务,由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给他交待任务范围,要求他设置电台建立直接联系,以反苏反共的动态为重点,收集包括蒋介石本人及国民党的一切军事、政治、外交及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报。
从1941年春到1945年,阎宝航获得了最有价值的情报: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地点。德军入侵苏联之前一周,此情报通过中共及共产国际,准确地及时地提供给了斯大林。还有之后的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君主御前会议决策南下太平洋的情报,也是阎宝航搜集到的。
阎宝航还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沿中苏边界的详细兵力及布置情况发报给延安,延安马上发给苏联。后来斯大林为此专门回电给毛泽东表示感谢。凭这些情报,苏军对日军进行定点打击,仅一周时间,就将关东军全部消灭。
1949以后,阎宝航先是调任外交部工作,后到政协负责征集整理文史资料,他长期的身份是“民主人士”、“党外人士”,直至1952年,经“上面”批准,阎宝航才公开党籍。
1967年11月6日,这位被称为“我党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成了反革命罪犯67100号,他被投入秦城监狱,罪名是“东北叛党集团”的“特务”。1968年5月22日,在审讯中,阎宝航被人从背后猛踹一脚,倒地昏迷后被送到复兴医院,躺在医院走廊的长凳上无人理睬,直到咽气,终年73岁。为阎宝航出具的殡葬说明中,赫然写着“不留骨灰”,当时也没有遗物留下,也不许通知家属。
阎宝航有六个子女,四个被他送到“革命圣地”延安。文革时阎家家破人亡,子女们都受到了株连。
阎宝航的三儿子阎明复同父亲一起被关押在同一监狱里。期间阎明复因 “疯癫”,被强制做电疗、服用药物,每天三顿饭之外就是昏睡,七年后才被释放。
阎宝航长女阎明诗也是特工。在延安抗大学习时,曾被周恩来亲自找去谈话,让她到重庆协助父亲的情报工作。阎明诗将父亲拿到的情报译成密码,用药水写在手帕上,再交送到北碚的秘密电台。文革中阎明诗被划为右派,下放到鞍山市农机厂做油漆工人,后又下放到营口盖县杨运公社。
阎宝航长子被取消军籍,下放到贺兰山区;次子被隔离审查,惨死长沙。三女儿阎明光也被下放,三女婿被关押。
阎宝航的妻子高素桐,曾掩护阎宝航做情报工作,帮助阎宝航应酬各种朋友,帮助过很多陷于困境的地下党员、民主人士及其家属。阎宝航被抓后,工资被冻结,也不给高素桐发生活费,她没有了生活来源。
1971年,高素罹患肺癌,去世前不久,她给周恩来的口述信中说:“我始终相信玉衡(阎宝航的字)和明复是无辜的。我患重病到上海后,抢救费用甚巨,小女明光的爱人被关押,工资冻结,无力支付。请总理看在我和玉衡在重庆变卖衣物接济党内同志和抗日乡亲的面上,把我的医药借债费及后事解决。”
“全能特工”刘人寿
17岁时刘人寿与女友黄承珍(黄景荷)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二人同时加入党,从此把他们的一生交给了“中共”。
陕北公学毕业后,康生亲自找刘人寿、黄承珍谈话,要他们以《新华日报》延安通讯处记者的身份从事间谍工作,接受潘汉年的直接领导。
从此,刘人寿学会了收发报、开汽车、摄影等特工技术,成为潘汉年的得力助手,潘汉年特别关照他不能暴露身份,只能与自己单线联系。
潘汉年安排刘人寿等中共特工进入岩井公馆,利用日本人的电台为中共服务。刘人寿的公开身份是报务员,专门负责接收潘汉年传给岩井英一的情报。在岩井公馆的顶楼,他掌管一部电台,每天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选择部分内容交给日本人。刘人寿的隔壁是日本特务翻译组,日本翻译遇到无法翻译的汉字,便向刘人寿请教,刘人寿借机也获得一些情报。
一年后,刘人寿被要求撤离岩井公馆,自己在上海组建秘密电台。从此他与世隔绝,白天睡觉,晚上向延安发报。其妻黄承珍负责联络,往潘汉年处领取发报任务。潘汉年的许多重要情报,当年都是由黄承珍送出的。
苏共“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情报,就是刘人寿收到并通过秘密电台发出的。潘汉年接到电文后,立刻署名“小K”发给延安中社部,周恩来当即用俄文发给了斯大林。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果然如期向苏军发起了闪电攻势。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使苏联赢得了24小时的紧急备战时间。
还有一份被称为“徐州剿总情报”的密电,也是当年从刘人寿自己的电台发到延安的,这是中共收到的有关淮海战役中,国军部署最早、最完整的情报,对中共的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