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期利益相对短期利益会被包装为一种道德的要求,而不是两种私利的博弈?

换句话说,长期利益相对短期利益的道德优越性能否得到某种本体论的证明?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人非常注重短期利益,迟一天的收益也无法弥补今天的未得,以至于“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但为什么我们要以一层道德的外衣来反对他,而不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长期利益比他的短期利益重要?为什么不能认为注重长期利益是另一种的自私呢?

在古代,人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有天意,用超自然力量的终极历史目的包装长期利益。而现在,我们用“民族繁荣”或者“社会进步”来代替。

我发现一个倾向,大部分赞成长期利益的人都认为存在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利益”;但也有些人否定国家利益,认为长期利益是权贵的利益的包装。为什么为长期利益辩护需要用到“社会”这个表示团体的词,而不是“未来的那些人”这种表示复数个体的词呢?

这可以更深层地挖掘品葱用户的世界观。

什么是个人利益?
什么是社会利益?

不同人之间的利益能否比较?具体如何比较?
不同人之间的利益能否加总?具体如何加总?

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具体是什么关系?
社会利益是不是所有的个人利益的加总?还是说有超越所有的个人利益加总以外的东西?

个人A的短期利益和个人B的短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短期利益和个人B的长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长期利益和个人B的短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长期利益和个人B的长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短期利益和社会的短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短期利益和社会的长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长期利益和社会的短期利益如何比较?
个人A的长期利益和社会的长期利益如何比较?
最后,如何论证你的回答是道德的,而其他的是不道德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评论 共6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