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反抗是一个“why”的问题,是一个关乎道德良心与正义的问题;但怎么反抗是一个“how”的问题,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所以在反抗的行动中我们要进行一定的谋划,而不是热着脑子一下就上。
效率≈“效果/成本”。
首先来看效果。什么是效果?我暂且分为两个方面:a对真相的传播、b对共产党财物、人员的直接打击。
对真相的传播,我们用“数量”、“程度”两个指标来评判。
从数量上来说,接收到真相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比如同样是利用匿名邮箱来发送“胡锦涛被习近平走狗架出去”的视频:我手动一个一个地发送,每天睡前发5个邮件用了30分钟;某网友直接用脚本进行,5分钟发送100人。当然是该网友的效率比我高得多了。
从程度上来说,如果有个网友在某处涂写了“打倒习近平国贼”的标语,而我写的是“习近平执政十年经济越来越差”,显然我的内容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与思考。所以要优化我们的文宣、以在付出的成本相同时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再来做另一个对比:甲在某个城郊的孤墙上涂写了“打倒独裁习近平”,但由于地方偏远,一年中只有十多个人看见了;乙用了一年的时间成功说服了自己的一个朋友,让他明白了共产党是反文明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乙的行动更有效果,所以我们反抗时不能一味地关注人数,也要注意影响的程度:让一个人彻底改变看法比让十个人看到“打倒习近平”的标语更重要。
对共产党财务、人员的直接打击,这个概念就比较清晰。通过换外汇、消耗维稳经费等让共产党的金钱被消耗;用各种手段疲惫共产党的人员,比如传播假的冲塔消息来增加网警工作量、闲着没事的时候用小号和网评员对骂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可以直接杀伤人员,不过这就是武装斗争的范畴了。而且这个方面也比较好衡量效果:换了十万的外汇肯定比换了5万的效果好,破坏了2米高的习近平画像肯定比破坏了1米高的习近平标语效果好。
其次,我们来说成本。
成本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经济成本,比如你写标语需要买一个马克笔,这就不多赘述了。第二个是我们承担的人身风险。
我们来根据人身风险举个例子:你在某个五毛的微博下讲了个苏联笑话,不仅嘲笑了五毛还反驳了他的观点;而我直接在他的微博下历数习近平的种种暴政。最后你喜提禁言7天,我蹲了7天派出所。然而我们的传播效果是差不多的。“北京一男子致14亿人被管控”,这语言风趣幽默,既引发了广泛传播、又不至于被关监狱;“习近平隔离了14亿人”,可能这微博发出来还没几个观看,就被封号了,然后警察还会给你打电话。
还有一例:某打工人在商厦的厕所书写反习近平标语,没有固定的行动规律和地点,也不频繁行动,很安全;某大学生在自己宿舍楼的公共厕所书写反习标语,每次被擦掉之后就再写一次,持续一个学期,最后被校方查监控锁定了。毫无疑问,这位大学生不仅传播的效果小,而且还付出了极大成本。
最直接的是,我们都贴了反习传单,但我想起来了把自己指纹擦掉,所以我们造成的效果都一样,而我却有更小的风险。
最后的例子:某人通过拔网线来消耗政府财政,造成了一栋楼的居民断网了一天,中国电信花了50块钱换了网线,然后自己被查监控抓到了。这实属不值。让一栋楼的居民断网只为了让中国电信损失几十块钱,最后自己还被查监控抓包了,你不如自己花50块钱打给阿姨的大蜀民国国军。而且你去拔网线不如直接把公务员大院或者政府的网线给拔了,不至于对着老百姓出气。
反抗共产党不可能对这个社会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我们要尽可能选择对人民较为友好的方法,否则只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综上,我们在反抗时应该考虑的是用尽可能小的成本、风险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传播效果、共产党受到的损失)。而且我要强调:这不是懦弱胆小!在战场上也应该考虑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杀伤最多的敌人。干一样的事情,而有的人被抓住了有的人没有,那显然是没有被抓住的人更高明一些。
可以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文宣,在相同的成本付出下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可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安全性,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降低自己的风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