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还会为大清鞠躬尽瘁的李鸿章哭泣吗?

引用早前“美联社”评论的一句话:在中共的权力体系中,作为总理的“男二号”,永远充当作为党魁和军头的“男一号”之配角,两人必然形成严父慈母、暴君贤相的权力结构。这样的政治形态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因为很多中国传统家庭中就是严父慈母的原生态。

单论李克强的能力可以说吊打99%的中国人,恢复高考后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就读北大法律系后来成为学生会主席。英文水平就更不用说了,李克强还作为第一译者翻译过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法律的正当程序》一书。再看看包帝,所谓的法学博士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以李克强为原型还拍过一部电影《见习律师》号称是中国版的《辩护人》,通过这些信息我们都感觉到李克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腔热血,特别是作为法律系的学生来讲更加的清楚一个优秀的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很遗憾李克强总理生涯后面可以说很窝囊。

相比前一任的温影帝,李克强在个人生活方面更是一股清流,没有传出所谓的桃色丑闻或者参与到什么利益纠纷之中,有能力为人又正派放到西方发达国家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或者实干家。那么在极权国家这样的人就容易让老百姓们心生好感,如果说圣君贤相可以成就一段佳话,暴君贤相就是打一巴掌给一个枣。

这就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能从君君臣臣的思维体系中跳跃出来!我承认李克强总理是一个好人能人,但是我不会怀念一部吃人机器里的发动机或者螺丝钉。手上没沾鲜血,不等于他没有作恶。锯齿将人肉撕咬得血肉横飞,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机器砸烂而不是奢望谁谁谁来换一把钝刀子。

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姓周的阴险毒辣杀人不眨眼。共产党迅速转移矛盾,一切都是四人帮的锅,罄竹难书的血债最后用一句“走了弯路”就搪塞过去。温影帝最后的表演真的很令人动容,如果后人不政改就会如何如何,那请问您老人家为什么就不能在当时推动政改进程呢?

也许很多人会说取消了农业税,基层进行选举,改革了医保等等,我们都是纳税人这些事情难道不是政府份内的吗?做了一些份内的事情为什么总要想着邀功呢?说了几句人话为什么就一定要让我感动到痛哭流涕呢?我们自己就要明白,他们都是政客他们都是肮脏的,掉进共产党的染缸里是不可能干净的,干净的也活不下去。

借着怀念李总理来缅怀曾经那些美好的岁月,这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明白,没有一个优秀的制度就算今天习包子死了,明天蔡包子就上台了锅一甩,等到见识了清理低端人口酷吏的残酷无情,那是不是也要怀念一波身在包帝的岁月?

我是个键盘也是个尘埃里的一个小人物,但是尽量不给共产党带去所谓的价值(比如尽可能少纳税),选择一种“软抗争”。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贤相,如魏征、张居正,甚至清末的补锅匠李鸿章都算,他们所作的所敢言的最终还是为了维护皇权。今天你跳出了百年历史的局限性,那么你还会为大清鞠躬尽瘁的李鸿章哭泣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