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于品葱已成为最大同性交友平台,阿姨我忍不住抛砖引玉,来聊聊近年比较火热的话题。
众所皆知,近年来美国好莱坞的热门话题,常与平权议题有关。这些诉求有着类似的目标,那就是批评主流商业大片的视角过于狭隘。抨击故事要角缺乏多元样貌,呈现形象总是男性、白人、异性恋。
平权议题催生了不少愿意改变策略的电影。有些是商业大片,更多是文艺剧情片。
票房如何?只能说有赚有赔。不过,围绕着选角的争议,显然有更加剧烈的趋势。越来越多人质疑,这些打着平权大旗的人士,罔顾人们对于系列电影的期待。到头来,只是在製造某种新的特权。
******
主流商业大片的视角,过于狭隘了吗?
平心而论,个人认为平权议题本身,有它的讨论价值在。
很多商业片,尤其是动作片,角色塑造实在令人摇头。不知道这个人从何而来,也不清楚要到哪裡去。看得出来编导们对此全无耐性,只想草草拍完文戏的部分,进入兵兵乓乓的轰炸场景。
没用心创作出来的东西,当然也是乾巴巴的。这使得那种大家都熟知的主角类型--又白又直又男,持续被创造出来。要是他们很有魅力也就算了,但许多都是千篇一律的无聊与平板。
强势族群被如此对待,更不用提弱势族群了。这些通常是担任身边小伙伴与花瓶定位的配角,很多时候充满一望即知的刻板印象。为什麽结果是这样呢?唉呀!他们不重要嘛,有个位子就要偷笑囉。
******
责任越大,能力(不见得)越大
走出电影院的人,该有多失望阿,如果在社会上正巧是个弱势性别或族裔的话。
这似乎是种很难让强者体会的心理。对于优势者,选择可就不要太多。深度的、卖萌的、有英雄,也有小瘪三,各种花样任挑任选。但对于期待女性、少数族裔或性少数担当要角的电影,很有可能一整年就只有那一部而已。
不幸的是,能拍出叫好叫座的作品,是十分珍稀的才华。能够精湛处理族裔与性别议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台词一看就知道,这个作者的脑袋瓜,根本不知道尊重为何物。他们不尊重自己,也不在乎别人。好像唯一能让观众欢喜的,就是设计一团团电脑动画在画面上蠕动。
******
「可是美人鱼她不能是个黑人呀!」
然而,就像票房一样,不是每部以平权为特色的电影都收到好名声。相反的,有许多都引起了广大争议。
问题的症结点或许在于,仍很难脱离身分所带来的影响。就像提到美人鱼,讲到007,大家心中会有一幅固定的图画。我们仍然认为一个人的性别、肤色,与他们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繫。
当看着一个亚裔、一名女性、一位同性恋者。即使对方一句话都没说,一件事都没做,脑海仍然浮现许多预先的想像。
因此,当平权做为选角的理由时,反而引起反弹与厌恶。更别提一句大帽子戴下来,「你们这些人就是在搞歧视」。那简直鸡飞狗跳,没有任何想法的人,大概也迫不及待要发表仇恨言论,从此成为一名键盘侠。。
******
你支持好莱坞商业片的主角,是个「女性、少数族裔、同性恋者」吗?
就像要在品葱上捧出个高声望的女性用户,那还不容易?几个管理狂点赞就可以了。但是,这代表着这位新星能够拥有粉丝与人气,还是品葱也在平权迈出一大步了吗?怎可能。
不可能由于某个名人演出了什麽大片,还是说了什麽话。就突然觉醒,从此明白人生的大道理。
我的态度,就类似对于平权运动的看法。有没有那个位子,或制度上写了多少东西,还是次要。
最难的事情,是爱与尊重。
(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