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编程随想博客: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1/Security-Guide-for-Political-Activists.html#head-12
关于【个人信息】
不论是写博客还是用 SNS(社交网络)与别人沟通,你所说的话,总是会不经意地暴露出一些个人的身份信息。
比如俺博客聊了这么多信息安全的话题,有些话题还比较“阳春白雪”(只有懂行的人才写得出)。因此,读者就能猜出,俺是在这个圈子里混的——这就是某种“个人信息”。
所以,除非你完全不说话,否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信息流露出来。当你暴露的信息足够多之后,某些“有心人”就会根据这些信息,逐步缩小范围,逐步拼凑出你的完整脸谱。
那么,该咋办捏?
说到这儿,俺要借用《红楼梦》里面的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也就是说,你要故意暴露【假信息】。通过这些【假信息】来干扰对方的视线。“假信息”关键在【质】而不在“量”。啥意思捏?就是说,“假信息”的数量并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让人信以为真。
由于存在“假信息”的【干扰】,当“有心人”企图根据你暴露的信息来缩小搜索范围,你就有可能【漏网】——漏到包围圈之外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