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电动车也犯罪,中国修车店技师因维修电动车电池获刑半年

支那的电动车产业就跟诈骗一样,现在连修车权都被厂商垄断。所有买支那电动车的支那猪都活该被各种铁拳。

【大紀元2025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中國不少汽車維修店為何沒辦法維修新能源汽車,「不敢修」成為技師將其拒之門外的原因之一。一位車主花五千元請私營技師維修自家電動車,卻被判刑半年,這是中國新能源車企獲得中共司法支持的最新一起案例。

近日,騰訊網刊登AC汽車視頻號的一篇文章,該文提到,某地高院日前公布一則案情:從事汽車電路維修的兄弟二人,得知某新能源車企的動力電池在碰撞後會「上鎖」,而「解鎖」費用較高且耗時較長。有車主便向二人詢問是否有「捷徑」。在得知客戶需求後,二人通過技術手段修改了兩塊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數據。

文章說,該新能源車企發現上述情形後,以二人行為造成新能源汽車電池運行的採集數據失真、影響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為由報案,最終二人被抓,判處6個月,沒收違法所得共計5000元(人民幣,下同)。

針對此案,以下幾個議題亟待深入探討:車主全款購車後,行車數據和售後維修數據到底歸屬誰?車主雖掌握物權,卻只能去主機廠授權網點維保,合理嗎?依照上述判例,是否意味著獨立維修門店今後將再也無法觸碰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

此案被曝光後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發了廣泛討論。據統計,AC汽車視頻號超過1400條留言中,網友們普遍對該新能源車企的處理方式表達了質疑。

不少網民評論說:「這就是口袋罪,以後只要不是在官方渠道給手機換電池,包括自己動手換電池,也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為啥換電池也算?因為手機電池管理系統也屬於計算機信息系統。」

「以後洗車、貼車膜、裝手機支架都要去4s店/自營店操作,不然說你不符合質保。國產廠家在國內吃相難看,對技術資料以及診斷和配件壟斷,在國外會被罰個傾家蕩產。」

「其它的不說,就說廠家怎麼發現的?總不會是車主主動告知的吧(你給手機越獄也不會主動告訴蘋果售後的吧)。細思極恐。」

「看來沒人再敢買國產新能源了,後面維修就會想宰就宰……因為車主雖然都不了解車,但了解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中國新能源車企控告私營業主勝訴並非個案。

就在兩週前,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該公司法務部發布公告稱,就比亞迪起訴自媒體「龍豬-集車」及相關帳號名譽權糾紛一案已收到法院判決,法院認定被告對比亞迪發表「侮辱、詆毀」言論,賠償比亞迪201.87萬元。

在上述比亞迪獲賠逾200萬元之後,河南一名車主近日發布一段視頻向比亞迪方面道歉。這位車主在視頻中提到自己買的一輛比亞迪電動車,在質保期內幾乎所有零件更換了一遍。對此,有網友認為,該車主受到來自官方或比亞迪方面的壓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