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所谓“教育/高考/公考促进阶层流动”

关于所谓“教育/高考/公考促进阶层流动”

很多人批判如今中国教育,认为它并不能促进阶层流动,甚至加剧了阶层固化。

但其实,退一万步,即便教育可以实现“鲤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人”,又如何呢?所谓“流动”只是那一部分上位者,大多数平民并没有从中受益,是另一种“城头变换大王旗”。

这些年通过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而上位的平民子弟也不乏其人,但是并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只是精致利己、因私为恶。他们成功,对他人、国家、人民,没有带来相对旧势力更有益的东西

现在人们抱怨“寒门难出贵子”,可即便“寒门”出了“贵子”,甚至上了清华北大,有利的只是他自己和家人。他们及其圈子之外的、90%以上的平民大众,并不能沾一份光。即便“沾光”也意味着损人利己、以伤害其他没有关系门路者利益,而非普惠共赢。

这些“鲤鱼”跃入庙堂、成为达官显贵,并不会比传统旧贵族对老百姓更好、政策更亲民,甚至一部分更加无情、冷酷、暴发户姿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一种零和博弈思维和结果。

良性的教育体制、晋升体制、激励机制,应该是在促进个人成长、阶层跃迁、生活改善同时,也能以各种方式普惠他人,让各方都从中有所获利。

而中国的体制,从古代科举到当今公考,以及其他提拔晋升,确实有流动跃迁,但有利的只是当事个人(有时还包括家庭),对社会、公众、没有跃迁者,又有什么好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