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打造芯片国家队抗美?北京胜算几何

受美国对先进半导体技术管控的影响,及中共政策驱动,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并购潮仍在继续,但整并出现困局。专业人士认为,中共政策下,不少芯片企业弯道超车,缺乏踏实的技术积累,即便并购做大也难有突破。

中共打造国家队 芯片企业掀并购潮近日,中国芯片(晶片)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并购潮持续。

8月6日,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最新公告显示,正继续针对中科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曙光)的换股吸收合并做尽职调查,并推进资源整合准备工作。

海光信息如能完成对中科曙光的并购,其总市值或将超过4000亿元,有望成为中国A股市值最高的国产AI晶元和服务器公司。钛媒体评论,海光想当“中国英伟达”。

8月5日,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科微)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新公告,内容是国科微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中芯宁波)94.366%股权的进展和风险提示。

对于这股并购潮来源,金融时报8月5日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政府今年召集了一批晶片设备制造商,讨论一项潜在的超级合并计划,将不同的技术整合成一家由国家支持的巨头企业,以应对美国7月底出台《人工智慧行动计划》的限制出口政策。

报导说,北京认为强化本土芯片实力是当务之急,试图将分散的芯片产业,整并为少数能够应对全球竞争的强大企业。

根据金融资讯公司Wind的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6起半导体相关并购案宣布。

“谈的很多 失败频传”

然而,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能如愿实现,媒体对此的评价是“谈的很多、失败频传”。

例如,7月9日晚间,中国EDA龙头企北京业华大九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华大九天)发公告,宣布终止对上海EDA公司芯和半导体的重大资产重组。EDA指电子设计自动化,也就是做芯片设计的软体。

华大九天称,并购未能成功的原因是交易各方在经过协商与谈判后,未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金融时报说,由于企业和投资者在所有权结构和估值方面提出反对,芯片制造设备集团之间的谈判陷入僵局。此外,地方政府也不肯亏本出手。

“利益分歧太大了”,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表示,“潜在卖家不想亏本出售,买家也不想支付溢价。”另一位人士补充说,不太可能实现北京政府最初设想的大规模整合。

截至2025年,已有8起先前宣布并购的交易告吹。报导援引一位投资者解释,许多待售公司缺乏真正的技术护城河,因此,如果不能带来战略性成果,任何收购尝试都可能失败。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8月7日对大纪元分析,“问题在于,谁并谁或者是谁要放弃,恐怕又是一段斗争的过程。由谁来决定或者是由哪个省,或者是哪一个公司或者是研究单位来主导,恐怕是现在面临的问题。”

并购应对中美竞争?“没那么简单”

此外,外界怀疑单靠整合,是否能为中国科技产业带来有意义的技术突破?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院教授叶耀元对大纪元分析说,中共就算把中国现有所有的芯片产业或者是这些公司全部放在一起,要发展成三星或者是台积电这样规模的企业,还是有一段距离,因为中国本身在晶片方面发展的规模“没有像是其它国家来的那么高”。

叶耀元解释说,驱动并购的最主要原因是“美中之间的竞争”,“还有美国对于中国的这些晶片与科技的一个禁令”,因此中国制造芯片“不是单纯的只是制造晶片这么简单一件事情”,还要考虑制造芯片的硬件。

目前,荷兰半导体设备龙头阿斯麦(ASML)仍是全球唯一具备量产EUV光刻机能力的企业。EUV技术利用13.5纳米光波刻画电路图样,可制造出5纳米甚至更先进的芯片。

由于美国已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先进EUV设备,中国只能自行开发替代方案。虽然中国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产生EUV光源,但多数专家认为,从实验室展示走向稳定、可商业化运作的完整系统,中方仍落后20至30年。

叶耀元说:台积电、三星或者是其它晶片厂商,如Intel,都是在使用EUV光刻机,而不是在制造,这有个产业链问题,中国不太可能以一国之力去仿造或去重制、重新创造一个这么庞大的全球供应链。

他说:“晶片产业和电动车不同,没那么简单。”

中国芯片科技能力不足 美国在限制

川普周三(8月6日)宣布,计划对所有计算机芯片征收100%关税。

沈明室认为,本来就是针对性的,针对中国的晶片,“川普大概不会给予太低的关税,一方面要保障美国自己生产的晶片,另外一方面当然它有地缘政治,或者是针对性的考量。”

同时,中国在芯片先进制程上科技能力不足,沈明室认为,这和中共的芯片政策有关。

沈明室告诉大纪元:“中共过去的做法是,定好目标后各地方政府或者是相关的企业竞相上马,然后用不同的计划来申请国家补助,就变成了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

但是在遍地开花的模式下,他说,有的企业能找到合作的高科技厂商,有的就找不到;但它用其它方式,用买的、用骗的,来发展它的芯片。

“基本上都是那种弯道超车或者是速成的做法,没办法一步一步地逐步发展。因为不能一步一步逐步发展,所以它当然就没有累积。”

沈明室说,“没有累积”的后果首先导致的就是产品“良率不高”,或者是晶片的品质不如西方、日本和韩国的产品,所以目前才会有这么多并购——遍地开花这么多品质不好的晶片,还不如合并起来努力发展成熟制程,或者是先进制程的晶片。

与汽车业不同 芯片技术难抄袭 “挖角”难奏效

中共一直以来,到台湾及先进科技领域的国家“挖角”。对此作法,沈明室认为,这是无法长期的。

他说:“靠挖角或窃取能得到一些相关科技,然后弯道超车方式发展出一个好像看起来跟美国或先进国家差不多的成品,但它最终就会被发现,其实是底气不足,或者是有一些基础的科技能力不够,所以在品质上就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中国不论是在晶片产业的合并,或者是在想办法要提升自己本身的研发,或者是生产能力,其实还是有很多困境,再加上川普关税的打击,我想未来这个前景其实是不乐观的。”

叶耀元也谈到了类似的问题,叶耀元说,晶片制造其实是很细致,不像汽车行业。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和外商合作,然后把所有的技术拿过来了,但芯片不一样。

“不管是2奈米或者是3奈米的芯片,你看了它,你也戳不出来,不是说我可以把它拆开来,然后再研究再复制,它这个技术不一样。”

那些能做高端芯片的厂商,叶耀元说,“只要这些厂商还是要以美国市场为最大宗的依归的话,它不可能会跟中国合作,所以等于说中国自己制造这条路很困难,要复制人家的这个机会也没有了。”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8/9/n14570569.htm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