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大使回憶錄

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上)|威迫召見裝偷聽器拘外交官 垂秀夫揭北京不禮貌對待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jp-memories-02132024061226.html

被喻為「中國最害怕的男人」的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於去年(2023年)12月卸任,回到日本不到一個月已密鑼緊鼓接受訪問,分析中國形勢。踏入2024年,垂秀夫應老牌雜誌《文藝春秋》邀請,一連兩期著寫數萬字的回憶錄,文章細數他在任4年間,受到中方多次不禮貌的待遇。包括「女戰狼」華春瑩向他訓斥日本軍國主義屠殺台灣人;中方亦違反《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拘日本外交大使;並在大使熟悉的日本料理店安裝偷聽器。垂秀夫在回憶錄毫不客氣批評,中國的「戰狼」外交做法正破壞中日關係。

《文藝春秋》一連兩期刊載垂秀夫的回憶錄。(李子俊攝)
《文藝春秋》一連兩期刊載垂秀夫的回憶錄。(李子俊攝)
與「女戰狼」交戰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日本一定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2021年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的新年賀詞,以流利的國語向中國人宣讀自己的願望。

出身於日本外交部「China School」 (中國派)的垂秀夫,三次在中國擔任外交工作,2020年獲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被喻為「中國最害怕的男人」的他未能連任4年,於去年(2023年)卸任後,先後接受日本多間雜誌訪問,2月起在《文藝春秋》連載他在任時的回憶錄,詳細描述他與中國外交部要員多場的衝突事件,揭露中日雙方「火花四濺」。

在回憶錄中,垂秀夫先分享上任一年後舌戰「女戰狼」華春瑩的經歷。2021年12月1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應邀出席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的「影響力論壇」,在視像會議上談到台灣的安全問題,發出「台灣有事(日語「有事」是指軍事、經濟上的脅迫、侵略的緊急事件」)等同日本有事」的論述。此番言論一出,中國外交部立即召見垂秀夫,當時垂秀夫先著下屬「不要理會」,但中方立即以「你若不來,以後拒絕你們所有的會面」威脅他到場。

垂秀夫迫於無奈下走入中國外交部,聽罷華春瑩的長篇嚴詞,禮貌地先恭喜華春瑩晉升為外交部部長助理,惟華春瑩依然板起臉,並開始敍述中方的歷史觀。華春瑩向垂秀夫說因為日本「日本軍國主義」而屠殺大量台灣人,曾經駐台灣的垂秀夫即反駁:「沒有人比我了解『台灣問題』,日本曾統治台灣的歷史與軍國主義是無關的,這是『日清戰爭』簽下條約(馬關條約)下的結果。」

垂秀夫形容華春瑩表現得有點詞窮,只反駁:「亦有人說,日本軍國主義是由19世紀開始的,你這些『新說法』真的不能接受⋯⋯」

在回憶錄,垂秀夫形容華春瑩「立場行先」,對她印象很差。(TBS News截圖)
在回憶錄,垂秀夫形容華春瑩「立場行先」,對她印象很差。(TBS News截圖)
違反《公約》 大使被拘

「台灣有事」被召見後,幾個月後垂秀夫面臨更大的挑戰。據報道指,2022年2月21日,中國共產黨黨報《光明日報》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在北京新僑飯店被捕,與董一同進午餐的一名日本外交官被帶走,一度被拘留。

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向記者說:「外交人員在中國從事了與身分不符的活動,中方有關部門對此依法依歸,對人員進行了調查與詢問。」

垂秀夫在回憶錄指,涉事的外交官已向國安展示了護照與工作證件,中方的拘捕行為已違反了有關保護大使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當時垂秀夫立即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今次與他會面的是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吳向垂秀夫稱「日本外交官做了些不尋常的會面」,這句話惹怒了垂秀夫,垂秀夫大罵對方說法是「指鹿為馬」,又聯同13國家大使提出反對,最後被拘捕的日本外交官獲釋放。

日記者:中方將垂秀夫變作「絕緣體」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駐北京記者向本台透露,自垂秀夫上任以來,中方加強對日領事的監控,之前中共會派國安跟蹤大使,現在連民間的「中日交流活動」也禁止日本外交官參與,基本上日本外交官包括大使垂秀夫是被「隔絕」的狀態,目的是要日本外交官成為「絕緣體」。

垂秀夫在回憶錄進一步印證這些新聞界的消息。他說上任之後邀約多名相熟的中國知識份子食飯,他們均拒絕應約。垂秀夫只能拍攝桌前美食跟這些拒絕一同進餐的「好朋友」分享。另外垂秀夫亦知悉,他們相熟的日本料理店也被安裝了偷聽器,縱使與駐北京的日本記者食飯,也只能風花說月,避談政治。

每年3月天皇生日慶典也會邀請嘉賓入日本大使館交流,垂秀夫指近年發函邀請數十人,每個被邀請的客人也受到國安壓力,最後也沒有到場。垂秀夫工餘愛攝影,在中國愛拍攝山水美景,他亦自言是一名攝影師。垂秀夫在任期間,曾舉辦攝影展,一開始被外交部阻止,之後改以個人身分舉辦,換來十多名公安在門外把守。公安更把門封鎖,禁止市民進入,並取去相框內的「攝影作品」,垂秀夫認為此舉「是要令我感到不愉快」。

剛上任為中國大使垂秀夫於2020年仍然對中國客氣,表示對中國有感情。(ANN News截圖)
剛上任為中國大使垂秀夫於2020年仍然對中國客氣,表示對中國有感情。(ANN News截圖)
「六四」之後第4天 赴北京擔當外交工作

垂秀夫是日本外交部資深的「中國通」,他透露自己先後3次在中國擔任外交工作,第一次是1989年6月4日之後第4天上班,當時入住的宿舍仍留有槍彈孔的痕跡,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他亦特別提到,一般駐中國日本大使一職均任職8年,他在職4年便要離開,他曾向日本政府稱「要我回來便回來」,他既沒有眷戀亦不感意外。

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下)|垂秀夫評習近平:曾謙厚的「獨裁者」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jp-memories-02142024060647.html

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在《文藝春秋》一連兩期撰寫回憶錄,除了揭露日本外交官在北京受到不禮貌的待遇,也詳盡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十年對中國的改變。垂秀夫指,鄧小平的高度經濟發展路線已走到盡頭,習近平在經濟發展與強國獨裁的路線上,選擇走回毛澤東的獨裁路線,縱使他強推的國安政策與中國的經濟模式相違背,但仍一意孤行,令各國大使摸不著頭腦。有日媒國際版編輯分析指,垂秀夫卸任兩個月後便高調「爆料」,令剛上任的大使金杉憲治難做。

習近平任國家主席後「氣場改變」

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在《文藝春秋》撰寫回憶錄,記下對習近平的印象。回憶錄中,垂秀夫回想2009年當時還是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首次訪日見天皇的情景。當時由時任中國蒙古課長的垂秀夫,負責安排嘉賓到總理官邸參與晚宴。垂秀夫逐一接待70名嘉賓令時間超時,身為嘉賓之一的習近平苦等期間,臉上沒有展露絲毫不滿,因此在垂秀夫心中留下謙厚的印象。

事隔6年,垂秀夫於2015年陪同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訪中,重遇已成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當時垂秀夫感到「習近平的氣場已完全改變」,習近平身邊有多名侍衛保護,保安戒備明顯比上任主席胡錦濤高,很難近距離接觸他。

2015年親中派二階俊博率3000人訪中,仍未能修補中日關係。(ANN News截圖)
2015年親中派二階俊博率3000人訪中,仍未能修補中日關係。(ANN News截圖)
2015年自民黨二階俊博與習近平握手,日媒當時對中日關係有所期望。(ANN News截圖)
2015年自民黨二階俊博與習近平握手,日媒當時對中日關係有所期望。(ANN News截圖)
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習近平目無表情。(ANN News截圖)
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習近平目無表情。(ANN News截圖)
中共面臨「統治正統性」的挑戰

垂秀夫在回憶錄除了著墨他在任期間的所見所聞,亦用一半的篇幅分析習近平年代的政策改變。垂秀夫用3個觀點分析,其一是他指出習近平上任後,中共統治的「正統性」受到考驗。垂秀夫指出,鄧小平的經濟年代只是個幻影,習近平上任後,「對於沒有民主制度的中國,人民會思考『為何要給中國共產黨』去統治?」

垂秀夫續指,在80年代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後,經歷30多年繁華,貪腐問題日益嚴重,目前失業率估計高達40%。在這方面垂秀夫理性地指出,習近平正處於一個分岔口,一是選擇鄧小平的經濟高速度增長路線,另一條路是走回毛澤東的「強國」路線,最後習近平的行動證明他選擇了後者,以高度集權令中共的正統性得以延續。

一人集權 黨、軍一致服從習近平

垂秀夫未任大使之前,已感受到習近平高度集權的速度,令黨、軍一致服從他。垂秀夫在回憶錄透露他上任前後所看到的「變遷」:「上任之前數年,已知道『政治局常委』年末須向總書記(習近平)交出報告,政治局常委坐過的專用列車或特別飛機,必須得到『總書記事務所』嚴格監查,換言之,政治常委只是習近平的『下屬』。」

垂秀夫特別指出,有時事評論員稱由習近平一手擢升的「親信」外交部長秦剛,與國防部長李尚福也急急下台,證明習近平政權不穩,但他反指出這些「落馬」事件,證明習近平比之前緊握大權。

「國家戰略目標」改變 置國安於首位

2015年起至今,已有17名日人在中國被控「間諜罪」或其他國安罪名。去年中國就一宗日本間諜案審判,一名製藥公司職員被判囚12年,垂秀夫多番交涉。垂秀夫指出,習近平上任之後,「國家戰略目標」完全改變,他置國安於首位,甚至比經濟更重要,因此習近平將原先的11項國家安全增至14項。

可是,在垂秀夫眼中,習近平重視國家安全的政策,與今日中國的經濟模式相違背。在回憶錄中,垂秀夫便透露:「跟歐、美大使閒聊間,都認為習近平是犧牲經濟達成國家安全的目的,所以他修訂《反間諜法》、加強入境管治。但這些也是與經濟發展矛盾的事,歐、美大使對此也是大惑不解。」

垂秀夫稱,習近平目前已年過70歲,他一旦離世會否令中國政局不隱是未知之數,但作為鄰國,要為「後習近平」年代做好「政策改變」的準備,例如引進如富豪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來日本,更重要是多吸引中國人來日本旅遊,令中國人對日本有好感。

日編輯:爆料難免令新任大使難做

日媒資深國際版編輯佐藤(化名)讀畢垂秀夫在《文藝春秋》著寫的回憶錄全文,他分析指,回憶錄的內容比想像中仔細。佐藤指出,大使每月均會跟駐北京日本記者茶敍,而茶敍閒談的內容是不能報道,依他所知,垂秀夫在任時對記者說話比較謹慎,例如他以個身分在北京舉辦攝影展受辱一事,當時沒有告訴日本記者,他是閱讀《文藝春秋》的文章才知悉事件。

佐藤說:「我覺得垂秀夫說得太多了,目前中日關係不太好,但中日關係亦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相信他的出發點是為中日關係好的。」

佐藤指出,在日本政治圈,大使卸任後言論只要不觸及國家秘密,一般也可以評論時政,但卸任兩個月便寫回憶錄「實在有點快」,今次「爆料」難免令剛上任的外交部前輩金杉憲治更難處理中日關係。

記者:李子俊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