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店披露秦城监狱伙食里有鱼翅
大陆关押重量级人犯的秦城监狱,文革时期部分监舍伙食比照部长级待遇,早餐牛奶、午晚餐2菜1汤、餐后苹果一样不少。专门从北京饭店调来的厨师,还会提供被误认为「粉丝」的鱼翅给人犯。
「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位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附近,是1950年代前苏联援助新中国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高级别、高规格、高待遇,让它成为特殊监管的别名。
78岁的退休老人何殿奎,早在秦城监狱还称做功德林监狱时就担任管理员,退休时的职务是秦城监狱监管处处长。 「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12期,刊载了这位老人40年来的监管岁月。
秦城监狱由4栋3层青砖小楼组成,编号分别是201、202、203、204监区,每座楼内部结构不一,其中204监区就是可以吃得到鱼翅、海参等高级食材的地方,何殿奎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识了鱼翅,当时还误以为那是粉丝。
从何殿奎的描述得知,204监房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伙食是专门到北京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其中饭后的苹果还是刚从冷冻库里拿出来的,「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
这些人犯还可享受到1盒12块的固体饮料,1块能沏1杯柠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2种,「每天如此,即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
何殿奎每天给他们送饭,每人1个4层的饭盒,分别装米饭、2道菜和1道汤,冬天用棉罩保温。每个饭盒颜色都不同以示区分,一共15份。
这15人彼此不知道对方是谁,放风时严格隔离,绝对避免见面,狱警也只知道编号,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除了领导,只有204监区管理员何殿奎一个人。」
何殿奎追忆了几位人犯,例如当年情报界传奇人物潘汉年、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以及曾是毛泽东「5大秘书」之首的陈伯达。
他回忆,陈伯达动不动就在牢房里表演撞墙,「搞得监狱上下越来越紧张。」后来又假装腿不能行动,最后还是靠何殿奎「制服」。
毛泽东1976年9月去世的消息传开来后,怕中共高层忘了他的陈伯达重燃希望:「毛主席的后事办理完毕,江青同志会派人来和我谈话的,我的问题寄托在她身上。」但他等来的,是江青自己被关进秦城监狱。
其实,「秦城监狱」4个字从未出现在中共的正式文件上,也没有挂牌,正式名称叫公安部预审局,现在叫监狱管理局。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