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传,洞悉人性的《罗织经》

千古不传,洞悉人性的《罗织经》

如果你以为这《罗织经》是织布织网的工具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唐代的大人小孩一听这三个字,吓得屁滚尿流。它的撰稿人有三个:来俊臣、朱南山、万国俊。看他们的名字,有“俊”字,大概长得帅呆了。可他们的手段才真正的酷!因为这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

  这《罗织经》说的是教人怎样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构造布置,编得有鼻子有眼睛的,结果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那时代的人活得特别累,谁家没有个三长两短得罪人的事?那么,《罗织经》就有可能罗织到自己头上,不如先去罗织别人的罪状,就得学《罗织经》。

  这与当时的“总统”武则天有关,她没道理地夺了李姓天下,当然很多人不服气。不服气这些人都得死,死要有其所,罗织他们的罪状不就行了?

  唐代有个州官叫裴贞因故处罚了一名判司,那判司就唆使人告裴贞造反。裴贞辩白:我没有呀!告你有就有,全族诛灭。这是当官的事。

  还有老百姓的,有一个叫王弘义的无赖,因为向邻居讨吃瓜果遭拒绝,他就开始罗织,可又不太毒辣,仅仅谎告邻居瓜田藏白免兔,这样邻居虽不至于进牢房,整个瓜果园却完了!后来,王弘义刻苦学习《罗织经》,终于学到了本事,把故里乡亲的做佛事说成谋反,刚出手就让他杀了两百多人。

  把罗经功夫练得炉火纯青的是唐代四大酷吏。他们通过刑讯逼供,广为诛连,总能编造出一个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什么联盟来。说说狄仁杰吧,算是聪明透顶,主动认罪,从轻处理,逃了一条命,后来才能做到宰相。

  唐代以后,《罗织经》就不再现于史书上。可能后来写史的人,故意删去了。真是不祥之物呀。那《罗织经》虽几千字,却杀了几十万人。如果洋洋洒洒数百万,中国人不就在唐代就死光了?

阅人

人之情多矫,世之情多伪,岂可信乎?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不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
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勿存幸念。
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事上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离心,祸必兴焉。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忧,去其患以忠。
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可逆乎?
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执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
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治下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于礼,恃以刑,失之纵。
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
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
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
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
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
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
恩威同施,才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控权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犹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假天用事,名之顺也。自绝于天,敌之罪也。
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世惟忠,庸则自从。
名可易,实必取,名实悖之,权之丧矣。
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求必极。
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灭。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
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制敌

人皆有其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
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
君子敌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
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
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
惑敌于不觉,待时也。制敌于未动,先机也。构敌于为乱,不赦也。害敌以淫邪,不耻也。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
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恶余,而避其害,何损焉?

      

固荣

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
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衍。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
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君有幸臣,无由亦须接纳。
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
大仇必去,小人勿轻,祸不可伏。
喜怒无踪,慎思追远,人所难图焉。

      

保身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之。人之道,人不自恕己而自恕也。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
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
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修求尽善。
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
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察奸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
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
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势变而人非,时迁而奸异,其名难恃,惟上堪恃也。
好恶生奸也。人之敌,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为奸。忠致祸,人难为忠。
奸众而忠寡,世之实也。言忠而恶奸,世之表也。
惟上惟己,去表求实,奸者自见矣。

      

谋划

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
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
料敌于远,须谋于今。去贼以尽,其谋无忌。
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祸方惩。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臣谋以智,智无及者以害。
事贵密焉,不密祸己。行贵速焉,缓则人先。
其功反罪,弥消其根。其言设谬,益增人厌。
行之不辍,不亦无敌乎?

      

问罪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勿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
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不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定矣。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
友宜重惩,援友者惟其害。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刑罚

致人于死,莫逾构其反也。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
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智者畏祸,愚者惧刑,言以诛人,刑之极也。
明者识时,顽者辩理。势以待人,罚之肇也。
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
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
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
人刑者非刑也,罚人者非罚也。
非人乃贱,非罚乃贵。贱则鱼肉,贵则生死。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瓜蔓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
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荣以荣人者荣,祸以祸人者祸。荣非己莫恃,祸惟他勿纵。
罪无实者,他罪可代。恶无彰者,人恶以附。心之患者,置敌一党。情之怨者,陷其奸邪。
官之友,民之敌;亲之友,仇之敌,敌者无常也。
荣之友,败之敌;贱之友,贵之敌,友者有时也。
是以权不可废,废则失本。情不可滥,滥则人忌。
人不可密,密则疑生。心不可托,托则祸伏。
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寻隙求功。饵之以逮,事无悖矣。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共3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