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中语文课文言文比例提到65%
教育部公布「九九高中国文课纲草案」,确定高中国文科文言文比例上限,从一百学年起,由现行百分之四十五调高到百分之六十五,学生要多读九篇古文,并扩大文化经典取材,明定每册课文应选一课文化经典教材,选修科目增列国学常识。
教育部昨天在北一女中举办高中国文课纲草案公听会,由课纲委员、玄奘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宗涛担任引言人,近百人与会。针对文言文比例提升,各界意见不一,第一线教师更关心每周只有四小时国文课,根本教不完。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副理事长林文虎表示,孩子语文能力与教学方法有关,和教材无关。他反对增加国学常识为选修,有兴趣可到大学再学。政府如想改变就应提出具体研究数据,才能说服民众。
北市成功高中国文教师范晓雯认为,草案新增文言文比例最高可达六成五,让教学现场有更多弹性,但每周只有四节国文课,时间不够、范围过多,令人担心。大考中心副主任沈青嵩说,文言文改采弹性比例,对命题技术比较有利,未来大考中心命题不会超越课纲规定。
教育部课纲项目小组指出,提升文言文比例主要是延续九年一贯精神,国一百分之十五,国二百分之二十五,国三百分之三十五,才会订高一百分之四十五,高二百分之五十五,高三百分之六十五的比例。根据草案内容,九九国文课纲草案的特色之一是重拾经典文学,虽然文言文选文减为三十篇,但明定每册课文应选一课文化经典教材,选材范围包括诗经、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选修项目新增国学常识,规定高一、高二至少要开一门选修课。
另外,新课纲重视学生写作能力,订定高一到高三上,每学期要有四篇写作练习,高三下也要写三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并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一篇阅读报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