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太阳花学运过去5年了,现在(2019)怎样评价这场运动?有实质促进台湾公民社会成长吗?

五年了,我的手機桌布還放著當時的照片。
這題來的很是時候。

先感受一下這股學運的力量。
當時警方估計有21萬人到場,也有說35、50萬人的,姑且用23萬人吧,台灣人口的1%。
如果放在中國,1%人到場,這就相當於1400萬人包圍天安門,很是熱鬧。

1. 以公民訴求而言,當時的風向主要是反「黑箱作業」而不是反對「服貿」本身。
我的學校裡面,學風較開放,因此有各種野台演講、傳單和合唱,大方向都希望學生能了解服務貿易協議內容。
了解本身內容後要不要反對是其次,但黑箱需要抵制。

從這點來看,這次事件對公民素養是很大的提升機會。
人民會意識到什麼是程序正義,什麼是貿易內容。
反方和正方的每次辯論,都讓整體社會更了解政府想簽的協議。

2. 我認為中間有在野黨的施力,但它絕對不是引爆點。
民進黨自己根本沒本事動員這麼多人,它頂多在事發後站隊。
換句話說,當時的人民根本不是支持民進黨,而只是暫時站在同一陣線。

3. 這件事成為台灣政權更替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發生了林益世、洪仲丘、大埔強拆案後,真正讓國民黨開始分裂的是九月政爭。
後來國黨盛極而衰,而且逐漸與人民對立。

學運爆發時,執政黨政府採取的是強力鎮壓、阻止新聞傳播等方式,因此引起很大的反彈。
當時被「柔性拍肩」的後果就是倒地抽蓄。
https://youtu.be/Ny9QEpAj2aY

執政黨錯估情勢,以為這些活動可以靠鎮壓解決,也以為這全是民進黨的主意。
在野黨也以為這是扳倒國民黨的大好機會,於是邊幫忙邊趁勢打廣告。
然而,這場活動同時催生的是第三力量。

也就是說,人民共識是討厭國民黨,但也不見得會支持民進黨。
得益於此,後來的白色柯P能殺進國民黨鐵票倉台北,時代力量也能進國會。
這股風氣延續到2016年總統大選,選民也用選票炒了國民黨。

4. 回顧歷史,當時的鎮壓是一次社會的撕裂,但長期來看是公民意識的覺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算是最霸道強勢的國民黨,也會被民意推翻。
同理,就算是民進黨鐵票倉,民心思變也讓韓國瑜順利當選市長。
或許從學運之後,台灣政治人物能躺著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原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