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什么情况可以印钱,印多少怎么决定?印好的钱需要怎么样流入社会?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46348/answer/979025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翻看了楼上的高票答案,都没有切中要害,我来尝试给一种解释。首先总结根本原因是,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套基本完备的货币发行和市场流通机制,也就是表面上具备了西方大部分的市场经济特征,但是制度依然十分不成熟,政府足以操纵市场。简单描述这个过程就是,央行投放货币给银行,银行借贷给国企,国企听从政府指令出面完成大量的国家任务,最后负债累累。国企的负债成为不良贷款,最后由全民背锅,完成财富掠夺。下面详述。首先,简述总结一下高票的答案,央行投放货币的过程是,央行印钞,作为高能货币,投放到银行,然后银行再根据市场的资金需求,借贷给实体经济,增发的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开始流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现在开始分析我们的金融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关键不完善之处,核心有两点,第一央行投放的银行具有选择性,也就是民营银行没有优势,第二是,银行放贷也具有选择性,金融资源大多投放给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没有优势。最后承担国家任务的大多是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这些集中的资源投放的正面成果就是国家的大型项目能够迅速推进,体现了国家极强的动员能力,我们自豪的称之为制度优越性。从经济学理论来说,楼上的高票的错误之处就是把货币投放和财富分配看成了两个独立的经济过程,在不成熟的经济体中货币投放本身就具有财富分配效应,这个已有不少经济学研究指出这一点。与之对应的经济学理论一般称之为发展经济学或者转轨经济学。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不把手中的货币当作购买力来看待,而是看作对国家的股份和投票权,货币增发就可以看作是股票增发或者拆分。成熟的机制下股票增发当然是不影响投票权的相对大小的。但是,如果是定向增发呢?假设公司有1000份股票,管理层大股东500份,小股东500份,公司的管理层悄悄实施股票增发,1000份总股本变2000份,小股东犯傻,却还拿着自己的500份股票,大股东却变成了1500份。结果呢?就是大家感受到的财富被掠夺了。当然,有一个问题,央行货币增发和银行信贷投放对应的都是有债权的啊,股票增发也是有大股东的资产的啊,这怎么会飞呢?这一点就隐藏的更加深了。中国央行和银行的资产端确实有债权,但这是一份永远也难以收回的债权。信贷投向的国企负债累累,但是效率低下,最后形成不良贷款。上一轮的大规模银行不良贷款爆发是在1998年,现在的王书记当年亲赴广东处理,后来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把这些不良贷款都打包剥离走了。如果有人去查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你看这些不良贷款收回了多少。当下正在火热的也是银行不良贷款飙升,前段时间提出的债转股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案就是明证。这些不良贷款最终要全民来背锅,也就是剥夺人民财富的最好证据。这种藏在暗里的财富掠夺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十年,中间过程极其隐蔽曲折,但是证据是毁不掉的,终有一天会让大家发现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