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行政机关禁用DeepSeek 忧其成“言论箝制新工具”

中国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自推出以来,接连遭到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多国政府禁止在公务设备中使用。分析人士认为,DeepSeek不仅涉及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还内建实时内容审查机制,强化中国官方叙事。这使其成为潜在的言论控制与舆论操控工具,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多国下达DeepSeek禁令 中国官媒反批国安“走火入魔”

2月4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下令禁止政府设备使用 DeepSeek,称其构成“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

以中国国旗为背景的手机上的DeepSeek应用程序标识(2025年1月29日)
请同时参阅:
澳大利亚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DeepSeek AI程序
此前,美国五角大楼、航空航天局(NASA)、台湾行政院及意大利的个人数据保护局(Garante)等机构也已发布类似禁令。美国联邦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更于1月29日提案,要求禁止美国人协助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并禁止下载或使用DeepSeek,违者将视为犯罪,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并罚款100万美元。

对此,中国军网所属的“钧正平工作室”星期一发文批评美国挥舞“国家安全”大棒,称美国对涉及“中国”字眼的事物反应过度,已到“走火入魔”的程度。

内容审查机制引争议:DeepSeek如何符合中国叙事?

国际间对DeepSeek的质疑不仅局限于数据安全问题。许多实测显示,它所生成的回答内容,高度符合中国官方的“政治正确”。

美国媒体《连线》(Wired)在上星期一的报道中指出,DeepSeek在测试中显示不同层面的内容审查。

实际操作DeepSeek官方应用程序,得到的回答都奉行中国政府2023年颁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不得生成“损害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的内容。

即便用户下载模型到别的平台运行,答复内容也同样符合中国政府叙事框架。

例如,当被问到“中国如何对待报道敏感议题的记者?”时,在屏幕上可见它先是撰写出“….记者因报道而遭审查和逮捕…..”等回答,但随即删除并重新显示为“抱歉,我不确定该如何回答这类问题”,并且转移话题,邀请用户改聊数学、编程或逻辑问题。

报道分析,这显示DeepSeek内建“实时内容审查”(Real-Time Filtering),能主动修改内容,确保最终答案“合规”。

此外该程序亦经过“训练层审查”(Training-Level Censorship),因此即便通过第三方平台运行,在有关“20世纪最重要历史事件”的问答中,DeepSeek直言自己的答复“须强调中共领导地位”,并避免提及文化大革命等敏感事件。

专家:DeepSeek或成中国操控舆论的新利器

位于台北的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创办人杜奕瑾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受限于“网络防火墙”及监管法规,无法得出与国外竞争者相同的内容,并不难理解。

但实测显示,DeepSeek回答问题的说法和语气,甚至比另一家中国企业阿里巴巴推出的模型“通义千问”更类似“战狼外交”的感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