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27739
岁静在任何朝代都存在。
比如民国的鸳鸯蝴蝶派。
民国那真是大变局的年代了,你追求民主,呼吁民主,社会氛围比今天的轻松得多得多。
那样都尚且有人追求岁静,何况今天呢,(岁静一词的来源,就是张爱玲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而张爱玲长期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
很多文化决定论者,或者反中国文化者,都认为岁静是中国人自私无情,对于他人苦难无动于衷的表现。
也就是他们理解的岁静,有另一个表现:其他人死活我不管。
这一点上,其实亲中或反中是有极大区别的。
在亲中的人解读中,岁静并不是他人死活我不想管,而是我管不了。
岁静的含义是:暴力之下,我只能保全自己。
===============================
但是,无论是哪种解读,无论是亲中还是反中,都认为:打破岁静,才能启动社会转型。
他们都认为,没有岁静,天下大乱。
只不过,一个认为天下大乱是好事,大乱才能产生变化。另一个认为,天下大乱就是叙利亚,民不聊生,最后还是王朝循环。
我认为,
岁静只是一小部分城市中产的思想,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是更加野蛮的丛林法则。他们追求利益是毫不留情,并且不惜性命的。
岁静你无论怎么解读,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
但是真正的丛林法则中,自身的生命是必要的赌注。因为一个毫无资产的人,生命是唯一可以拿出的筹码。
这使得革命者,必然不会是城市出身的人,而是更有野蛮气息的穷苦之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