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现在被捧到这个高度,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在决赛中失利,神话又该破灭了

Red这几天墙内全网刷屏的新闻,莫过于这位中专女生在阿里数学竞赛中,获得12名的成绩,并入围决赛。

首先声明, 姜萍的这个成绩,的确相当不错, 加之其背景的特殊性, 确实充满话题,也相当励志。

数学竞赛本质和LeetCode刷题差不多, 大多都是定式。 只要一个人足够勤奋,加上对此类问题有极大热情,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掌握其中门道和技巧。 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两回事。 数学研究是及其讲究天赋的, 因为绝大多数数学问题, 都是脱离对应实体存在的抽象对象, 是几乎没有技巧可言的。 数学竞赛,需要天赋吗? 当然。 但是这种“天赋” 更多是, 对数学的热情+自律精神的综合加成, 外加一些对于数学思维的适应能力。

有人说, 和姜萍同时入围决赛的,大多来自世界顶级名校,可以说姜萍在数学上的天赋达到甚至超越了顶级名校学生的水平吗? 不尽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的顶级名校的学生,他们有可能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也不一定都会选择参加数学竞赛。 那如何解释,入围决赛的大多是来自顶级名校的学生呢? 因为这类人更容易将数学竞赛视为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后面的支撑因素,还是以上所说的热情+自律。因此,只能说,在参与数学竞赛这种挑战面前,姜萍确实达到了和其他同时入围群体的同一水平线, 天赋则不尽然。

这里没有任何贬低姜萍数学水平的意思, 姜萍的数学知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在某些领域远在我之上。 我也很佩服这位女生的成就。

我目前所关注的是, 6月22号要举行的决赛。 据目前信息看, 决赛时不允许使用外部资料,闭卷答题。 而且考察的数学赛道更加宽泛,包括数论,拓扑, 概率论, 随机微积分, 图论, 优化理论,甚至还有机器学习的内容。 不光考验参赛者的数学理论功底,还可能需要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 比如说随即微积分, 应用框架多见于金融和物理学, 机器学习能应用的就太多了, Kaggle上多常见商业分析领域以及医学领域。

如果姜萍在这次决赛中,能稳定发挥,取得好的名次,那肯定是相当赞的,说明初赛的入围,确实是真实力。 如果在决赛中,发挥失利,或者说之前预赛中的某些偶然因素,无法帮助她取得更好的名次, 在当下的墙内网络环境下,姜萍该如何面对未知但可能到来的网暴…

中国的网络环境,早就恶化到吃人不吐骨头的境地了。 还有点担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