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香港街頭中資銀行舔共企業被”裝修”的一些看法

本人在社交网络上解釋,抗爭者的破壞是基於一些特定的標準,將店舖分類為黃藍紅黑四類,大體我的理解是:支持黃,罷買藍,裝修紅,破壞黑。

但是,我所看到針對紅色企業的破壞,仍然是極端的(如今日將燃燒瓶丟入銀行室內,而銀行並非為黑色分類)。

在個人內心深處,絕不支持在,”此刻”,針對銀行及私人店舖的破壞行動。

原因有三:

一,宣傳不到位。個人視角,破壞事件發生後,文宣及媒體並未對此事做出到位的宣傳解釋,表現為仍有部分和理非朋友不理解,難認同

二,美人權法案尚未正式通過。西方媒體對親共企業的認知,也有所限制,尤其是對貌似外資星巴克等店舖的打砸,容易造成外媒言論的誤解和扭轉

三,”裝修師傅”的情緒狀態或已失控,難以停手。連登平台有呼籲停手十日的帖子,下方除去大多支持的言論外,仍有不少暴躁的聲音,並拿出不割蓆的原則相威脅

此外,路過被破壞的360(零食店),看到商品被人盜竊(應是流浪老人)。那麼同理,被破壞後的金融機構,是否也可能變成栽贓示威的藉口,或普通市民安全感喪失的稻草?從而引發更嚴重的言論撕裂,乃至和理非勇武的割蓆?

我一向認為,香港人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其一直保持相當的理性,從而佔據著道德高地,而武力是遠不及武裝暴力機構的。

或許我下面的表達比較極端: 我認為現階段對店舖的破壞行為,只能滿足勇武的破壞欲,加深市民的成見(雙方的),和親共企業的恐慌。然而,這三點在當下,似乎並不能對抗爭有任何推進作用(歡迎反駁和補充)。所以,個人希望前線冷靜幾日,”裝修”需要三思而後行。

另,我再補充一點,當下局勢,特首如利用緊急法取消下月立法會選舉,對抗爭局勢的傷害也一定是極大的。

希望蔥油可以參與討論,對此次裝修行動的意見和建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