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胶(英语对应词:Leftard)是2010年后出现于香港媒体及网络社群的政治术语,常泛指不现实的左翼分子或只讲理想的左翼分子,而不是指传统亲中共的香港亲共人士。他们主张和平、理性、非暴力和非粗口(简称“和理非非”)。
有批评者说,左胶的理想过于崇高,有时会因追求平等大爱而放弃社会公义,不考虑现实世界的不完美,被指抱着不切实际的思想。
维基百科
几个月前看到一篇文章问“加速主义到底在加速什么”,最近出现又对加速主义的质疑,指“给国内亲台者和国内台湾人引火”。这比“和理非非”还更进一步,多一个“非阴阳怪气”,应该叫“和理非非非”。即使我一早就给自己贴了“左胶”标签,我也只能自叹弗如。
1. 加速主义的内涵?
我理解的加速主义,是促使宣传口与现实的脱节,揭露北京的自相矛盾,让大众看到北京外强中干的买办本质。直白地讲,就是玩火自焚。效果上讲,就是为了让正常人与粉红割席。正如北京一直派五毛扮作最胶的和理非,扮作最激进的勇武,制造分化,想要和勇割席一样——我们只不过是学习分化撚而已。
考虑这篇文章里提到“按照加速主义的理想状态能想到的三种结果”:
共产党骑虎难下闭关锁国(类似于改革开饭前,不是完全闭关),文革2.0
文革2.0是原因,不是结果。它是加速主义的材料,不是加速主义所产生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我们的力量足以导致文革2.0,那我们早就拿下舆论阵地了。北京制造民族主义,却又依赖外国,我们无非是把这矛盾摆到台面上,而不是制造了这个矛盾。
西方全体与中国脱钩,中共灭亡,大洪水
我不太清楚“大洪水”的定义。如果指的是东欧的转型阵痛——既然是“转型”阵痛,那我们不就是达成最终目标了吗?
共产党认怂,降温并且当作无事发生
我不认为这是“加速失败”。我反而认为这是成功了。这相当于是他们承认了矛盾。再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最强的“启蒙”武器。
迫使“降温并且当作无事发生”,恰恰制止了“文革2.0”,制止了对“老百姓的伤害”。那篇文章的作者认为“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正是说明我们赌对了。
实际来看,北京加速和民间加速一起推高小英的民调,让韩国瑜惨败。连胡锡进都开始提防加速主义,不得不说确实是有效果的。
2. 为什么加速?
火不是我们引的,是粉红引的;你们已经快烧成灰了,我们才另起炉灶的。
雨伞运动的时候,我还能向内地的同学讲述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甚至亲身去现场拍照给他们看;现在的舆论环境已经恶化到岁静内地生都要公开道歉的程度了。“愿意为台湾说话的内地人和已经在内地的台湾人”已经受害,我们才被迫另找出路。
搞加速主义,实在是被逼无奈。能好好说话,为什么要阴阳怪气呢?
再以香港为例,和你shop在商场里喊口号,于是警察冲进商场滥用胡椒喷雾。如果认为是和你shop导致了警察滥暴,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商场之外,警察就不会滥暴了吗?和你shop不是警察滥暴的原因,只是把警察的面目昭告天下:市民们,快来看看警察变成了什么样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加速主义也是一样的:岁静们,快来看看文革2.0是什么样子!
现在北京搞党国一体,让我重申我们的目标:暴露党民有多荒唐,让国民和党民割席。
退一步讲,在习之前,加速主义也没有成为共识,恰恰是因为那时候五毛还没有这么严重,舆论阵地完全是我们的。回退到那个时代,就是成功的。
依靠嘴炮是说服不了粉红的,只能说给中间派听,而粉红这种说辞是自我加速,抹杀中间派存在的空间,打消中间派改良幻想,逼迫人选边站队。要么屈从做奴隶,要么造反。
如何反驳不服井冈山
3. 加速的边界?
当然,虽然我同意加速主义的宗旨,也不意味着所有东西都适合用来加速。我反对一些明显加速不起来的事情,也反对可能导致反向加速的事情。
毕竟归根到底,我们也不能引火烧身,也不能反向加速,也不能暴露自己。扮作最激进的粉红是扮作,不要太入戏,也不要露出马脚。
4. 我们都是同路人
我也是be water,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对能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只能加速的人加速——
对正常人:香港的五大诉求根本没有港独,我截图给你看,只是要普选而已。
对粉红:对啊对啊,我恨死中大了,约个时间,我们一起直播烧毕业证怎么样?
可惜的是,舆论场已经是鬼话连篇的地方了。
如果“和理非非非”坚持冲塔我肯定不能反对。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我们毕竟只是路线差异,肯定不割席,不分化。塔下的尸体,我也会缅怀。唯一还是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
至于有人指加速主义是“傻子”,此等言论,恕我不能接受。
我要放弃自己左胶的定位了,我觉得各位才是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