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胶自述:我们都是同路人

左胶(英语对应词:Leftard)是2010年后出现于香港媒体及网络社群的政治术语,常泛指不现实的左翼分子或只讲理想的左翼分子,而不是指传统亲中共的香港亲共人士。

在词源方面,“胶”源自香港网络术语“硬胶”,带有愚蠢、思维僵化之意,而“硬胶”是粤语脏话“戆鸠”的谐音,故该词带有贬义。香港的“左胶”与西方国家的“左胶”相比,立场及行为相对比较温和,且政治环境不同。

维基百科

近期左右之争又开始了,首页要么是这个,要么是这个,反复翻炒,已经好几天了。我觉得实在要说两句。

我理解左是要减少贫富差距,右是要扩大经济总量。通俗的讲,左把饼摊平,右把饼做大,在一个正常的国家里,应该是一会做大,一会摊平,来回摇摆修正的

在香港提到“左”的时候有多种定义。一种是六七暴动文革左仔的左,一种是六四支联会左胶的左。左胶主张和理非非,比一般的和理非还多一个“非粗口”,很明显反对六七左仔。

支联会“支援爱国民主运动”的口号直击内地人灵魂,和理非非也符合能力上限,所以即使“左胶”是个粗口——我也得承认,我就是左胶。

那么有没有右胶呢?也是有的,香港人权民主法案唯一反对的众议员,持孤立主义立场——相信大家不会希望法案被否决。因此要说右胶比左胶就没那么“胶”,也是没有道理的

以减少贫富差距的目的来看,左应该要抵制全球化对弱势群体造成的冲击。所以所谓的“左派”反而支持全球化,成为精神资本家的时候,我感到莫名其妙,不能理解。左胶关怀的是互相对骂的两地穷人,不是联手赚钱的两地富人

再谈本土派。本土派与左胶的差别有可能是两点∶一来有人确实是偏右,不关心新移民,在本次运动南亚裔表态支持之前也是冷淡的态度;另一方面有人只是对合理非非失望,应该说是勇武的左。只要认同香港价值,就是香港人——这句话,也是很左的。这两方面有时候是混合的,有时候不一定,得具体分析。

如果具体分析的话,除了建制B队热普城专注鎅泛民的票之外,左右都是合作的态度,被称为非建制派——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这个共识:先有民主自由,才有区分左右的意义

如果是一个不民主的社会,左右无非都是统治者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看看民建联:它的票一部分是向新移民和老人派蛇斋饼粽派出来的,一部分是既得利益富人的。那么它到底是左还是右?——都不是,它根本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它只是当权者制造自己合法性的工具。再看看内地,左的口号喊的响,北大马会触及他们的利益,就端出来什么中国特色。对毛“左”感到恐惧,也是因为毛肆意解释,名左实右,迫害是真。

让我重申这个论点:先有民主自由,才有区分左右的意义。差别只在于我们选择北欧,还是选择美国。我个人更偏向北欧,但我得说两种都是非常美好的。

香港的非建制派不论左右,已经联合起来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学热狗呢?只要是反对文革迫害,反对官僚专制,支持自由民主,我们都应该是同路人。不论北欧还是美国,都在这条路上。我们也应该不分化,不割席。这是香港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