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喝茶记

微小喝茶记

某80前男,国有银行职员。2010年8的一天家中来电,说户口所在区国宝约见,了解本人近期向境外汇款100元一事。安抚家人后挂断电话,第一个感觉是喝茶门槛再创新低。随后上网发推谴责国宝给家人制造恐慌的行为。
第二天联系X警官未果。第三天接上头,约好时间后问是否需知会家属今夜不归,X笑曰不怕不怕,问题不大。
先给朋友打电话,只告诉他X的电话,约好4小时后再联系,否则就通知我GF今晚不回去了,告诉她我喝多在朋友家睡了。
打车直奔目的地。进门报名找X,保安摁下遥控器,打开通往楼上的自动门。敲开办公室,迎面一张笑脸,X客气的把我让进屋里。简单相互介绍,X拿出一张传真件,铺开记录本,直奔主题。
X:今年你向境外汇过款吗?
我:昨天下午向香港汇过一笔,是公事,金额***
X:不是这个,是100人民币,大概6月,收款人是方增福。
我:冯正虎吧?上海,不是境外。
X:对,是冯正虎。哦,不是境外。说说这事吧,这个冯是干嘛的,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我:冯是上海著名维权人士……
X:你怎么知道他的?
我:因为成田机场事件。成田机场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我是从网络上知道的。
X:政府为啥不让他回国?你在哪个网站看的什么文章?
我:政府的理由没公开,据说和世博会相关,这个您应该比我懂。我是在壹报上看到冯正虎长篇访谈了解此人的。(本不想提壹报,闪念又认为这是壹报的荣耀,可能对不起翟明磊先生了)
X:壹报网址是啥?
我:记不住,可以google一下,您这应该没有上不去的网站吧。
X:我这也不行。那个访谈号召大家捐赠了吗?
我:冇。后来冯先生发帖公布账号,接受捐赠。我认为冯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美好,他用温和、理性的方式帮助那些受伤害的人群维护他们应得的权利,同时缓解了日趋紧张的官民冲突。他拿出身家性命去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而我只是出一点力,请他吃顿午饭而已。
X:你是不是党员?
我:(笑)不是。
X:(笑)我猜你的思想挺活跃的吧。主张民主、人权这些东西。你生在中国这片土地,她哺育了你,你就得接受他的现状。社会进步要一点点来……(背诵人民日报)。
我:(笑,不语)
X:你是学法律的,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我:这事和法律没啥关系。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不知道行为的边界在哪,后果是啥?法律本不禁止自然人之间的赠与行为。在10分钟前,我还不知道给冯捐款是被禁止的。
X:社会上穷人多了,你能捐的过来吗?你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看(指传真件),这是省厅直接交代下来的,你的个人信息,捐款时间、金额很详细。你已经上了**名单知道不?
我:(笑)这门槛也太低了吧。这样你们国宝能忙得过来吗?对了,我前几天出差香港,出入境时都被扣下核查信息,并且开箱检查,很难用抽查概率解释。回来后我去公安局出入境大厅要求解释,结果没理我。是不是就因为这事?
X:有可能,这个我们基层机构不掌握。今天是我找你,说明事情不大,要是市局找你就麻烦了,要是省厅直接找你,估计你事就大了。
我:我要是捐一万块钱是不就事大了?
X:那当然,估计省厅直接找你了。你说你工作这么好,人还年轻,一定要珍惜,不要再参与这事了。我们本来可以直接到你单位找你谈话,到时肯定要求你的领导要在场,你说你以后怎么办?或者我们到你单位直接给戴上手铐,警车拉走,以后你还怎么工作?但你不用害怕,你的问题不大,所以我们秘密约谈,谁也不知道,但只有这一次机会,下次就没这么客气了。
我:没经传讯手续也可以戴手铐拉走吗?
X:到时就说怕你跑了呗。还拉着警笛,让所有人都知道。
我:我这小角色还是不劳大驾了。您说基层机构忙,平常都忙啥?
X:咱这地方不太平,有很多重点人,他们当中很多现在都去美国了。
我:咱这是出过几个人物,比如xxx、xxx和xxx。
X:他们倒没啥。你是不是喜欢思考谈论民主、人权。我见过很多人都是这样,但这是在中国,我们国家的情况你也应该理解。本来我的任务是对你进行说服教育,你的学历高,我也不和你争论,你谈谈的看法吧。
我:我也不想谈那些宏大的东西。我们国家1998年就签定了联合国人权公约,人民的政治权利也写入了宪法。我的阶段性愿望只是落实这些法律文件而已。甚至退后一步讲,只是希望能免于恐惧的生活,知道明确的自由边界。人可以诚实的生活,与人为善。你看你今天作为警察讯问我,态度友好,多少改变了我对警察一贯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良好互动的开始,警民之间开始正常的沟通、交流,一点一点的改变一个人,一点一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X:我的女儿、女婿都是博士后,所以我对你们知识分子比较客气。换做别人讯问你未必这样。
我:您讯问我时的身份是警察,良好态度的私人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警察正在用良好的态度与一个公民交流,您已经用行为推动这个社会变得美好一点点了。就像冯的行为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我愿意尽一份绵力,同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一点。
X:嗯,咱们就到这吧,我还有事。强调一遍,一定要珍惜前途,不要再参与这事了。下次再见就没这么客气了。
我:(笑)那我回去上班了。
事后出差,断断续续的利用睡前时间回忆记录上文,但可保证大体准确。上网搜一下,喝茶大多由于签署08宪章,因为这样的小事被喝茶的还没发现,故命名微小喝茶记。有几点感受可与84网友分享:
1.他们唯一的手段就是制造恐惧。喝茶讯问,通知家属,通知单位属常规手段。采取强制措施,剥夺人身自由是高级手段。肉体消灭就是终极手段。他们并不试图说服你,可能工作经验表明洗脑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太高,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给对方发挥的机会进行反洗脑。于是他们直接制造各种恐惧,万不给你免于恐惧的自由。
2.基层国宝组织业务素质偏低。他们似乎缺乏一种标准的工作流程,也没有可供执行的工作手册。讯问者只是本能的反感民主、人权这些词汇,并没有一种推敲过的标准反驳可以引用,你可以很容易的让他语塞。当然,基本上他们是拒绝交流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手段见第一项。
3.基层国宝工作热情不高。与其他喝茶文章描述的情形不同,我见的国宝似乎没有折磨我的热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命令不得不谈,对话中多次提到:我待会还有事,咱们抓紧时间。这很可能由于基层国宝应对的多是小人小事,上头对他们的激励不足有关。
4.喝茶门槛可能进一步降低。我本人没有签过08宪章,也没有参与过任何著名事件,近期只是捐过一些款。其中冯的金额是最低的,仅有100块钱,竟也招致喝茶,出入境重点翻包的待遇。如此大规模的放宽攻击范围,足见当局的恐惧之深。不知道84里被喝茶的兄弟们有么有原因更微小的,可以报上来供大家参照。
5.面对恐惧怎么办。李海鹏说:当我还算年轻时,我看到自己除了一种远离丑陋生活的愿望外一无所有,我因此而决心做一个自由民。倘若人们不让我当自由民,那么我就自己当。想得到自由,要有一点“不在乎”的能力。李谈的不是政治上而是生活上的自由,但在我们这儿实际上很难区分,要想有那么一点点自由,你可能需要有“不在乎”警察约谈你的领导的能力。另外一个方式就是练习。第一次摸姑娘的小手难免心率过速,经过不断的练习,迟早淡定如左手摸右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共40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
    • pfss的头像-1984bbspfss等级-LV1-1984bbs作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