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一句“让我们一起来打拼”创造白话新风尚

总书记一句“让我们一起来打拼”创造白话新风尚

10月7日上午,胡锦涛考察北京国庆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赴颐和园考察旅游情况。在颐和园考察途中,胡锦涛与各界群众亲切交谈,称“我们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10月8日《广州日报》)

  胡锦涛的这句“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无疑是老百姓常说的口语。这让人想起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 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听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显然,中央领导对语言“平民化”的坚持,显示对推动政坛“白话新风”,已然锲而不舍。

  当然,现在仍有官员喜欢沿袭所谓的习惯思维,似乎身为官员,就理应讲官话,讲大白话会让人觉得“不成体统”。那满嘴的官话,云山雾罩,似乎远离尘世,不近人情,失去了本真的面目,以致让人误以为官员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程式化的言行举止,透出一股官风官仪,威严有余,亲近不足,而不可亲,也就难以可信,长此以往,官民之间,怕难以避免有隔阂和距离。

  也有官员以为唯有讲“官话”,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其实,民间的大白话远比官话精彩。或许,大白话不如官话那样滴水不漏地严谨,但因为直接来自民众,显然比官话更准确地反映民意。而因为语言的贴近百姓,也让人倍感亲切,而因为亲切,才激荡人心,由此产生无穷的力量。

  其实,官员本来就来自百姓,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他们理应至情至性,和老百姓说同样的话,用同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现在不少官员习惯于官话,是因为讲官话“保险”,虽然因此缺乏感染力,甚至说了也白说,既空耗自己的精力,也浪费人家的时间,却依然人云亦云,说到底,是缺乏责任意识。现在我们的国家在进步,个性官员越来越多,“要讲大白话”从来没有在为官之道中这么被强调过。早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含义丰富、口语化十足的语言,是中国民主政治在语言层面的一个进步。”而中央领导对推动语言平民化的身体力行,也为各级官员树立了一个榜样。 (浙江 钱夙伟)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10159359.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共33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 glim的头像-1984bbsglim等级-LV1-1984bbs作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