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吧,今年夏天的时候,就有了地狱笑话,
说俄国人家的男孩小的时候开开心心玩,像个正常小孩一样,长到18岁的时候骑摩托车,19岁变成拉达,
我一直对这种嘲讽很不满意,因为我觉得实在是太刻薄了,但是同时呢很多俄国年轻人没有出路,俄国政府还觉得与其犯罪成为社会负担还不如参军光荣牺牲(真是帝俄的说教宣传腐朽不堪),抚恤金还可以变成拉达带动国内经济(我也想说的确如此,因为买拉达的用户群体大抵也是那些参军的天花板了,那些买Mercedes买Cadillac的和参军都不沾边,那个从小开Ferrari开Alfa Romeo的以色列出生的少年更和参军不沾边了)但是这么一说,就像是以前那样,人还不如狗还不如枪有价值的那种废柴帝国
还有很多类似的照片我就不再补充了
视频在此。这家媒体从俄国内战时期就在报道俄国的战争了,感觉这次跟上次一样糟糕,
而且我一直看不明白,感觉这个父亲还算是reasonable, 但是最后他说的是自己这一边么?
夏天的俄國新聞宣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ZKD9eBoZw
最近几天又来了一个俄国的征兵广告,说是爷爷生活很艰难,要卖掉自己的古董拉达,孙子奋勇参军这样爷爷就可以把车留下了,
冬天的徵兵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6jOlpMg1Y
我觉得蛮糟糕的,就是生活真的这么难么?生活都这么困难了,为什么还要打仗?(还有个广告是女儿说父亲以前是老兵,掩护战友撤退,女儿的朋友说自己的父亲以前也是,现在又重新去战场了,父亲隔着门听到自己也去参军了,回来给女儿买了个手机。这个视频我就不贴了) 这两个视频据说都是真实的俄国征兵广告,但是我没有办法找到直接的俄国链接,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能找到
我自己吧,也有些俄制车苏制车模型,这款拉达倒是没有(没买到),我觉得讽刺的地方有很多,
比如说那个白色拉达,他儿子参军后因为制裁能买到的版本,没了气囊没了ABS,尾气处理设备也非常简陋,因为参军去打仗,所以死了买到的车还不如开战前的版本,
还有那个橘黄色的老款拉达,拍广告的还晓得拿早期圆灯版本的才有共情能力,后期方灯版本的造到前几年,做得很次更不值钱,很难留念。而且冬天下雪车子容易生锈,看起来老爷爷还很爱惜车,放在仓库里面冬天不开,那他冬天坐公交车走路的么? 爱惜车也好,但是生活得如此窘迫,俄国经济是怎么在搞的?
迫于无奈卖车,卖60k卢布,也就是1000美元不到吧, 还不如辆个现代化的遥控车或者两三个好一些的汽车模型贵,我印象里这个车放在美国这个车况也能卖到至少5000美元吧?(放在欧洲,也有4000欧元至少的啊,我前年差点还买了一辆,就是可惜那天给别人买走了)而那个来买车砍价的人那么奸诈,连60k卢布都不愿意付,只愿意付30k卢布,这也太可怕了吧,这个钱,400美元上下,买一个带电子稳定系统的大号遥控车都买不到。 那个车本身呢,我也觉得似乎是重新喷漆过的,车头还有两个可疑的锈斑,真是为难啊。
我再抱怨一下,拍广告的,买车的,也晓得买的是拉达,可能是因为伏尔加轿车都买不起(买伏尔加的是些社会成功人士,可能去当军官去了,给那些站在ZIL车上的人做汇报做参谋?)而莫斯科人轿车实在是不太好开,俄国人自己开了都摇头,拉达还耐用不少。
莫斯科人牌汽车现在也重新生产了,真是讽刺(现在俄国人只能买到十几个牌子的汽车了,基本上只有拉达和那么多中国牌子,伏尔加也不生产了,所以添加一个莫斯科人还有助于市场竞争) 我前几个月还想买一个拉达Niva呢,但是考虑到现在的政治情况,开那车的政治压力太大我觉得非常难办,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再想想买个什么Austin Maestro,Morris Marina什么的
那些在俄国以外开俄国车的,比如说这位,我逐渐产生了担忧,
这位纽约州注册的伏尔加轿车(Putin自己也有个同款,好多年前和美国总统还在一起开这车,后来Putin跑去美国,美国总统给他开自己的Ford F-150也一起体验体验)的主人,早就跑到美国了,但是这张照片一直被RT拿来做正面宣传,所以我也是深知汽车产业背后浓厚的政治背景,毕竟没有一个产业,比汽车产业更有政治重要性。
aerospace工业,对于国家安全更加重要,但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不足,缺少文化影响,
互联网企业又过于碎片化而且依托消费习惯,而且从业人员消费群体也不如汽车产业和汽车用户那样涉及广泛各行各业,也不能那么深刻代表国家和文化,
所以我非常担忧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影响力,已经在输出中国的裙带经济模式,我觉得这很不好。在北美西欧日本韩国的人可能还不觉得,但是除了这些国家,中国车企已经在南美洲,东欧,亚太很受欢迎,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也拿到了很多很重要的市场,俄国搞垮的汽车产业,中国似乎更聪明,我觉得需要警惕。 我都能猜到,像RT拿俄国汽车产业做宣传以外,CCTV更会拿中国的汽车产业做类似的使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