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现在上头对于防疫政策的走向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看看香港电台的新闻就知道了。

早上还在说开完二十大会逐步放宽,接近中午了又引用新华社说距离疫情结束还很远,远远未到放松的时候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內地一直採取嚴格防控政策,隨著外國陸續恢復開關,便利旅客出入境。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外界關注「二十大」後,中國會否調整「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

新冠病毒經過多次變種,殺傷力減弱,曾成為定點醫院接收重症新冠患者的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謝俊明本身亦是港商,他說內地現時很少重症,當局亦很少實施大面積防控,而是「精準防控」。他相信「二十大」後「動態清零」政策會逐步放寬。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北京大學感染病研究中心教授于常海認為「動態清零」策略正確,但若沒有再次出現大規模爆發,防控政策應要放寬一點。

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估計「二十大」之後,內地的入境檢疫政策會逐步放寬,而且並非只是對港澳地區放寬,而是對全球開放。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可能會令中央改變防疫政策,若放寬防疫措施,相信服務業、旅遊業等會率先受惠,但估計整體經濟短期內,難以再出現2020年第2季時的「V型反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70441-20221011.htm?spTabChangeable=0

內地新增2089宗新冠本土個案。

《新華社》發表時評,指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復,認為防控仍面臨較大壓力,再次證明疫情防控絕不能放鬆。

評論重申「躺平」沒有出路,絕大多數「躺平」國家都付出巨大代價,強調堅持才能勝利,中國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文意認為面對複雜的疫情形勢,一方面必須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進一步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既有防控力度,又不失暖心溫度,將疫情處置對社會的影響降至最低。

時評說,抗疫還遠未到可以「歇歇腳」「鬆口氣」的時候,動態清零是現階段基於中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70459-20221011.htm?spTabChangeable=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