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行政令限制對華高科技投資 中國稱擾亂全球供應鏈安全

美國政府將要求本國公司披露其在中國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同時還直接禁止了某些投資。

這一備受矚目的政策賦予了美國政府一項新權力——甄別私營公司的對華交易。

美國方面稱這項措施的目標範圍很窄。不過它將進一步冷卻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經濟關係。

中國表示「非常失望」。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國「不斷升級對中國的打壓和限制」。他補充說,白宮聲稱美國無意傷害中國經濟或分化兩國,但這與美國的行動不符。「我們敦促美方言行一致。」

中國商務部稱此舉「嚴重背離美方一貫提倡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決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並表示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這一行政命令正式拉開了制定規則的序幕,以禁止美國公司投資來自「受關注國家」的企業,這些企業活躍在量子計算、先進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政府還將要求美國公司向財政部通報對從事人工智能和半導體技術的公司的投資情況。

這些規則預計將不適用於所謂的組合投資,即企業通過股票市場被動投資於公司,而是側重於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其他公司的主動投資。

現在,這些規則將進入公開徵求意見階段,預計將進一步明確哪些投資是禁區。預計這些規定將在幾個月後才會生效。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在向記者通報情況時說,這項措施是「國家安全行動,而不是經濟行動」。他們說,美國仍然致力於開放投資。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薩拉·鮑爾·丹茲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說,公布的限制措施比此前討論中一些人建議的範圍更窄,但仍代表著政府監管「前所未有」地擴大。

「這絕對是一件大事,而且肯定與過去的政策大為不同。」丹茲曼稱。

根據美中投資計劃(US-China Investment project)2022 年的一份報告,對外投資管制在發達經濟體中十分罕見,目前只有日本和韓國實行。

在美國,以前對中國貿易的限制主要針對美國公司銷售敏感技術,以及篩選中國對美國公司的投資。特朗普政府還禁止投資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公司。

目前尚不清楚該命令會對投資流產生多大影響。

2022 年,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外商投資目的地,但許多報告顯示,隨著地緣政治關係的惡化,從美國和其他地方流入中國的資金急劇下降。

英國董事學會(Institute of Directors)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五分之一的英國進口商已經將投資從中國轉移。

根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 的數據,去年美國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交易額降至約80億美元,為近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也推出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用於製造電腦芯片的一些關鍵礦產的出口。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曾於 7 月份訪問中國,試圖緩和緊張局勢,她在上個月表示,即將實施的限制措施不會對中國的投資環境產生根本性影響。

但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國際研究教授鮑爾·丹茲曼(Bauerle Danzman)女士說,儘管美國努力使其限制措施更有針對性,但一些相關技術(其中許多也有消費用途)的性質界定不清,這意味著取締措施有可能變得過於寬泛。

她警告說,這可能會提高企業成本,使美國與技術進步隔絕,從而最終損害美國的利益。

「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將取決於執行情況。」她說,美國政府必須非常小心,不能讓這一做法不斷擴大,而需要找到辦法,在不挑戰國家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流,這樣我們就不會被新技術帶來的機遇所孤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