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 風傳媒《亡國感也有世代差異!首投族大調查:年輕人「拒統」卻不排斥中國》
原版 商業周刊1672期封面故事
《這群財富權力最小的人,正在決定台灣未來20年 118萬首投族大調查》
時代在改變,雖有預感這一切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總有天會做個了斷。但自己可能親身經歷還是十分感嘆。而最可能面對這轉折的一代是如何想的?感覺這篇值得參考。
內文轉簡 :
全球关注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刚落幕,反送中的青年世代,催出了史上最高投票率,泛民主派获得压倒性胜利,让中国当局压力倍增。紧接着,明年1月11日,夹在美中对峙间的台湾,也会在国际瞩目下,选出下一届总统和立委。
年轻人的选择,将如何改变台湾未来?
《商业周刊》委託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台首度针对首投族的民调。其中,近57%的首投族认为,50岁以上的长辈在拟定公共政策或做政治决定时,没有照顾到年轻一辈。
不只台湾年轻世代这样想。美国哈佛大学甘迺迪政治学院政治研究所今年民调也显示,20岁世代的美国人,只有18%认为婴儿潮世代(54岁至74岁)的年长选民会关心年轻人利益,研究直指「两个世代冲突正在酝酿中」。
今年大选的118万名首投族世代,他们是网路原住民,在虚拟世界拥有声量优势,却在实体世界,被分配到最少的财富、资源与权力。同时,经济全球化出现逆风,国际政经环境大风吹,中美对抗进入延长赛局;中国政府持续软硬兼施,一面对台湾青年祭出优惠,一面又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
他们,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自己前途打拚,形塑台湾的未来。首投族世代的选择是什麽?我们有6大发现。
第一,他们是更有自主意识的选民。
有20年民调经验的山水民意研究公司总经理何丽萍分析,首投世代接受政治资讯的来源,透过脸书等社群网站高达50.8%,其中YouTuber与网红占8.1%,甚至比家人的影响还高。
另外,过去研究发现当父母政党立场相同时,孩子政治立场与父母相同比率可达7至8成。何丽萍指出,但这次调查却显示,近5成首投族政治立场与父母不同,甚至有近1成的人与父母、同学都不同,「可见首投族已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勇于说出来,不再是父母告诉你投谁就投谁。」
第二个发现是,「拒统」已成年轻世代不可逆的共识。
首投族希望统一者仅3.1%,偏向独立者,高达34.5%,对比陆委会10月民调,统一在全台平均支持度还有10%,倾独者也仅27.7%。
不止如此,首投族对于统独,还愿意做出更明确的具体行动。根据商周调查,一旦4年内宣布统一,有逾5成以上首投族宁愿滞留海外或上街抗争;反之,若宣布独立,有近9成者觉得乐观其成或照样过日子。
第三,首投族女性,比男性更积极对政治或公共事务表态。
从这次民调交叉分析,我们发现首投族女性在包括国家主权、反送中、上街抗争,甚至去中国念书、工作等问题上,表态率都高过男性。
过去选举民调中,女性通常表态率都低于男性,例如今年初民进党公布的党内初选民调也显示,女性「无法选出、拒答」支持对象的比率,都比男性高。
第四,首投族对新兴小党认同度更高。
根据商周民调,首投族对民进党认同度最高,达28%,但支持时代力量比率约18%,超越国民党的16.6%,连柯文哲创立不过4个月的台湾民众党,也有逾8%的支持度。
「这对国民党绝对是个大危机,在年轻世代的支持度被一个成立才几年的小党超越,」何丽萍认为,当世代剥削感持续累积,年轻人对政党的期待就更明显。
第五个发现是,虽然「拒统」,但年轻人未必排斥与中国交谊。
他们将中国视为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正常国家。传统政党利用统独意识形态绑架选民,在未来,这效力只会越来越低,甚至让年轻世代觉得「无聊」。
第六点发现,不论政党倾向蓝或绿,过半首投族都认为上一代的政治决定没有照顾到年轻人
尤其支持第三势力新兴小党的首投族,在此选项的占比更高。
回不去的「拒统」世代,又将如何牵动两岸关係?
商周民调显示,「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是首投族最关心的议题,甚于年轻人低薪问题,但,在访谈中,他们却不喜欢统独用语,并认为亡国感是被刻意操作的选举语言。
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林宗弘则有另一层解读。他认为,亡国感有一部分是世代政治的反映,「年长世代对中国认同更强,在国族认同上是溷淆的,可能认为统一也可以,所以就变成年轻世代所对抗的其实不是中国威胁,而是自己长辈们所带来的威胁,」他说,表面上看似亡国感,实际上是国内两个世代的差异。
面对、讨论、同理世代差异,才是台湾最重要的选举议题。
作者/管婺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