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守主义评论
本文作者|万吉庆
1775年,埃德蒙·柏克在《论与美洲和解的演讲》中,曾这样总结美洲殖民地的发展经验:
“当我细细地想这些事,当我明白殖民地的事业,能归功于我们之关心的,大体上说来是很少,甚至没有一桩,他们并不是在防民如防贼的治术的约束下,被挤迫进了这幸福的状态;相反,这高贵的品格,恰是因为一种明智的、有益的疏忽(salutary neglect),才得以取自己的路径,到达了圆满。每当我反复地思量这些结果、每当我看到它们给予我们的教益之深时,我因权力而感到的骄气,便一落千丈,对人类计划之智慧所抱的自大之情,在我心里烟消云散了。我那严峻的心变得随和起来。即使(自由会带来)些许的恶果,我也原谅自由的精神。”柏克《美洲三书》(缪哲 译),第85-86页
“有益的疏忽”,是英国在治理殖民地时采取的一种宽松政策,即政府不介入社会的微观管理,而是尊重社会的自由发展。这一政策还有个别名,即“积极不干预”(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你相信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观念(spontaneous order),你肯定会理解“有益的疏忽”。话说回来,美洲殖民地的繁荣昌盛受益于宗主国“有益的疏忽”,而它们之所以和宗主国闹僵乃至决裂,很大程度上源于英国政府放弃了这一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还反映了社会有机体论。简单说,社会是一个有机的、错综复杂的生命体,非人类理性所能设计。任何试图设计、改造社会的企图,都是致命的自负。关于这种社会观,不少保守主义者都有精辟的见解。
例如,迈斯特谈到社会演化时曾说,“在一切可能的事物秩序中,悄无声息的生长才是持久性的可靠标志。”丘吉尔也说过,“人类和人类社会,不是那种可以建立的建筑,也不是可以锻造的机器。它们就像不断生长的植物,而且必须以此料理它们。”哈耶克也强调,“人类在改善社会秩序的努力中,如果不想弄巧成拙,他就必须明白,在这件事上,就像以‘本质复杂的有机体’为主的任何领域一样,他不可能获得主宰事务进程的充分知识。因此,他不能像工匠打造器皿那样去模铸产品,而是必须像园丁看护花草那样,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养护花草生长的过程。”
我想,这个道理在其它领域,也是适用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