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把饥饿和恐怖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你看过本文呈现的“极限饥饿”下的人群肉体与灵魂的惨况,你就会相信,原来,饥饿同样可能是“成人慎入”、“少儿不宜”的超级恐怖。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把饥饿和恐怖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你看过本文呈现的“极限饥饿”下的人群肉体与灵魂的惨况,你就会相信,原来,饥饿同样可能是“成人慎入”、“少儿不宜”的超级恐怖。
“死营”夹边沟
夹边沟,位于甘肃省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处祁连山下的荒漠戈壁之中。这里夏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50多摄氏度,冬天奇寒,最低温度将近零下30度。有限的农田重度盐碱化,全年几乎无降水,主要植物为旱不死吹不折的芦草。夹边沟的生态记录告诉我们:这里根本“不宜人居”!
1957年4月,因为政治运动的需要,原夹边沟农场改为劳教农场(行政名称:甘肃省第八劳改管教支队),开始收容甘肃省“大鸣大放”期间被揪出来的“右派分子”。
当初,这个小型农场的设计规模是接纳五百名劳改人员。《甘肃省志‧大事记》中记载:1959年7月统计,甘肃省共定“右派”分子11,132人。根据天津作家、《夹边沟记事》作者杨显惠的调查和当事人回忆,夹边沟农场在1957年10月至1960年底,关押了三千多名“右派”。也就是说,甘肃省近三分之一的“右派”关在这里。右派们做梦也想不到,一进夹边沟,就像进了鬼门关,血色黄昏与死神一起,终于降临了——

“死营”夹边沟
夹边沟,位于甘肃省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处祁连山下的荒漠戈壁之中。这里夏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50多摄氏度,冬天奇寒,最低温度将近零下30度。有限的农田重度盐碱化,全年几乎无降水,主要植物为旱不死吹不折的芦草。夹边沟的生态记录告诉我们:这里根本“不宜人居”!
1957年4月,因为政治运动的需要,原夹边沟农场改为劳教农场(行政名称:甘肃省第八劳改管教支队),开始收容甘肃省“大鸣大放”期间被揪出来的“右派分子”。
当初,这个小型农场的设计规模是接纳五百名劳改人员。《甘肃省志‧大事记》中记载:1959年7月统计,甘肃省共定“右派”分子11,132人。根据天津作家、《夹边沟记事》作者杨显惠的调查和当事人回忆,夹边沟农场在1957年10月至1960年底,关押了三千多名“右派”。也就是说,甘肃省近三分之一的“右派”关在这里。右派们做梦也想不到,一进夹边沟,就像进了鬼门关,血色黄昏与死神一起,终于降临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