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的全称是“革命样板戏”,开始谋划的时间是1964年,比“文化大革命”早两年,其实是“文化大革命”的序曲;“样板戏”的发起人与策划者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江青。 “革命样板戏”的意义在于借助权力彻底革除传统京戏的广泛影响,还在于为文化领域的“革命”、“造反”、杀人掠夺,作潜移默化的引导。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达了《五・一六通知》,正式拉开了文革的序幕,刚刚完成《纪要》的江青,此刻居于异常显要的地位。在《五・一六通知》中,有这么一段话:“撤消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
这个新的“文化革命小组”,毛泽东指定陈伯达为组长,要陈伯达“组阁”。陈伯达知道“第一夫人”的份量,便跟江青商议名单,决定以原《五・一六通知》起草小组作为基础,加以增删,于是,江青便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一副组长。不过,她其实不只是“第一副组长”,连组长陈伯达都怕她三分。后来,她实际上成“中央文革”的实际组长。
随着文革的深入,江青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到1966年下半年为止,事实上中国所有重要的文化机构都受到了军队的控制。
1966年12月12日,许多所谓的“人民公敌”,包括剧作家、演员、电影和戏剧导演、诗人和作曲家被一律押往拥有10000名观众的工人体育场,每个人都在他或她的脖子上挂着木制的布告牌。
接着,江青夺取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没收了其设备、手稿、乐谱、电影,将后者加以重新改编并以修订过的版本重新发行。她命令作曲家撰写后来配合于“大众文化作品”的作品,并根据大众的需要改编。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达了《五・一六通知》,正式拉开了文革的序幕,刚刚完成《纪要》的江青,此刻居于异常显要的地位。在《五・一六通知》中,有这么一段话:“撤消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
这个新的“文化革命小组”,毛泽东指定陈伯达为组长,要陈伯达“组阁”。陈伯达知道“第一夫人”的份量,便跟江青商议名单,决定以原《五・一六通知》起草小组作为基础,加以增删,于是,江青便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一副组长。不过,她其实不只是“第一副组长”,连组长陈伯达都怕她三分。后来,她实际上成“中央文革”的实际组长。
随着文革的深入,江青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到1966年下半年为止,事实上中国所有重要的文化机构都受到了军队的控制。
1966年12月12日,许多所谓的“人民公敌”,包括剧作家、演员、电影和戏剧导演、诗人和作曲家被一律押往拥有10000名观众的工人体育场,每个人都在他或她的脖子上挂着木制的布告牌。
接着,江青夺取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没收了其设备、手稿、乐谱、电影,将后者加以重新改编并以修订过的版本重新发行。她命令作曲家撰写后来配合于“大众文化作品”的作品,并根据大众的需要改编。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