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itter.com/KooPeben/status/1546482334287167489
作者依然是KooPeben~
我在思考”河南村镇银行维权活动”能成功组织起来的背后原因和几种可能性(都是我乱想的哈)
1.维稳策略
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与其遮遮掩掩增加成本,不如让一切来的更猛烈些。此次维权镇压,基本将受害储户中有行动力的勇敢者一网打尽,将他们从全国引诱到郑州来个”瓮中捉鳖”,一劳永逸的同时永绝后患。
2.经费紧缺
公共安全支出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出,更是庞大负累。”村镇银行事件”从爆雷到现在近两月,政府每天都在出血。阻断如此庞大的维权暴动事件,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和科技人才。在地方财政几近崩溃的今天还要负担清零政策的支出,紧缺的维稳经费或许已经无法完全覆盖阻止如此大规模的事件发生。
3.权利斗争
社会群体事件是中共的噩梦,他们惯于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巨大的维稳投入体现在预防阶段,预警式的抓捕已是很成熟的经验。还没做上火车便被请去喝茶,在梦乡中被黑皮踹开房门强行带走,这些场景历历在目。在这敏感的一年发生如此大事,不免让我怀疑是否有人”开绿灯”,利用社会事件搞权斗。
4.理念升级
无论是利用舆论造势、毛像护身还是寻求外媒帮助,还是坚定的信心和充足的准备。维权者此次”智慧”的策划不禁让我联想这是否是中国维权运动的新篇章,是否有全新的思路和路径。比如采用非常规方式组织和沟通逃避王晶监控(如在tl上或以其他王晶想不到的方式),当然这成本不低可能性并不太高。
5.利益交错
谁能保证40万受害储户中没有公安/政府干部/企业家和一些有能量的人或家属呢?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他们会选择拥护习近平还是自己的利益呢?相信是后者,因为他们或许是党员但不是傻逼。无需抛头露面,只需要在自己的职权下动动手脚,或透露点信息。枪口抬高一寸,事或许就成了(感谢提醒)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