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动乱:民选 国王 军人三角的断裂
刘松萝
泰国的政治危机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近来,局势日益恶化。2008年8月26日,泰国人民民主联盟的支持者占领了总理府。9月2日,支持政府和反对政府的两派民众发生流血冲突,造成至少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随后,泰国总理沙马宣布曼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不过,紧急状态并没有能够平息事态。9月4日,沙马在内阁会议后宣布将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现政府的命运。
泰国的政治危机,宣告了泰国式民主,也就是民选加上国王和军人干政的模式已经失效,民选、国王、军人的三角关系已经断裂。
1.回顾(1):1973年,民主走向前台
现代泰国的历史,是与军事政变分不开的。1932年 6月24日,暹罗(泰国)人民党领导了军事政变,君主立宪政体从此确立。遗憾的是,1932年政变不但推动了泰国的进步,也为频繁的军事政变打开了大门。
1946年,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 Bhumibol Adulyadej ,意思是“土地的力量,无与伦比的能力”)即位。普密蓬国王是在他的兄长遇刺之后继任的。在即位的第二年,就遭遇了军事政变。国王在位60多年,经历了20次军事政变。
上个世纪,泰国最有权势的军事强人是他侬•吉滴卡宗。从1957年政变以后,他侬一直是政坛的重要人物。1963年,他侬•吉滴卡宗出任总理,与巴博•乍鲁沙天组成军事独裁政府。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由于他侬和巴博支持美国的行动,得到了美国的认可。那时中国对他侬和巴博恨之入骨,将他们斥为他侬-巴博集团。
1973年,民众的不满开始加剧。法政大学学生率先举行抗议活动,以后曼谷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结束军人统治。随后军政府实施了镇压,酿成流血事件。在这一关键时刻,国王宣布撤销对军政府的支持,他侬-巴博的统治倒台。
经过1973年民主运动,泰国开始向民主政体转化。1976年,民主被军事政变打断了。不过,后来的军人统治已经无法排除国会的运作。
2. 回顾(2):1992年,民主制度的确立
1988年,差猜•春哈旺被任命为总理。差猜出身军人,曾经在他侬-巴博政府任职。经过12年的军人统治之后,权力第一次落入民选政府手中。差猜致力于通过改革建立文官治国的制度,得罪了军人集团。同时,差猜政府由于在廉政方面有所欠缺,在民间的威望很差。
1991年2月23日,泰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顺通•空颂蓬发动政变,推翻了差猜•春哈旺政府。政变军人主张反对腐败,并且许诺在大选以后还政于民。但是,1992年大选结束以后,没有当选为议员的陆军司令素金达•甲巴允被任命为总理,激起了民众的不满。
1992年5月,抗议示威再度爆发。这次民主运动的领导者是退役将军占隆•西芒,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在以后的政治运作中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素金达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抗议,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流血事件。
面对危机,国王召见了总理素金达和反对派领袖占隆,要求他们克制。
自1992年民主运动以后,民主制度在泰国确立了。以后虽然政府更迭仍频,但都是在民主程序下进行的。
局面在2006年发生了变化。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