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奴才文化”?
送交者:pifu012019年08月13日(原文: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1421405)
我寫了“烏克蘭 – 中國民主前進的榜樣!”小文,為烏克蘭最近的變化歡呼,有些
網友不以為然。他們反對的主要觀點是,如果中國像烏克蘭那樣動亂,是很糟糕的
事情。
我不想簡單地說他們是“共產黨的思維”,壹味主張所謂“和諧”。我想揭出其深
層的原因:為什麽這些國民 – 網友也好,共產黨也好 – 總愛以自己主觀的意願來
作判斷?這使我想到了我們傳統文化的本質是什麽?
我過去曾經用過“吃的文化”,“利益文化”,“感性文化”,來試圖概括中國傳
統文化的本質。我現在要再添壹個新的詞匯,“奴才文化”,來形容我們的文化的
本質。這個道理是,人對真理的認識,如同印度“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壹認識都
有其合理的部分,合在壹起才是真理本身。
中國人是缺乏創新的集體。用某網友的話叫,在近代史上,“中國人連抽水馬桶和
手紙都發明不了”。壹個文化如果鄙視創新,視壹切新的事物為“亂”,就不要指
望籠罩在這個文化下的集體會產生什麽新的東西了 – 除了祖宗的“四大發明”,看
看自己身邊的東西,還有什麽發明對現代世界產生了影響?
任何政府總要“維持現狀”或“和諧”的。問題在於對“亂”的態度:是置任何
“亂”於死地,還是認為“亂”是前進的必由之路?壹對夫妻打離婚的過程,肯定
看來是“亂”。但離婚是組成新家庭的必由之路。壹個社會,沒有壹部分人反對另
壹部分人這種“亂”,社會就不會進步。中國文化對於“亂”尤其反感,這使我想
到我們文化的本質可以說是,“奴才文化”。
我們知道,中國社會是個多層的“等級社會”。其實這個社會隻有兩個等級:統治
者和被統治者。統治者,在多數歷史時期,都是繼承的 – 除非你提頭造反當了皇帝。
其他的人,如果沒有人通知您,您就不用擔心被定為統治者了,自己在“統治者”
前主動加個“被”字即可:成為“ 被統治者”。所以在多數時候,中國就像今天的
北朝鮮,壹個胖子在上,其他“獸子(犬民)”在下,共同“和諧”。中國畢竟比北
朝鮮進化些,這個皇帝今天不單純是壹個人,而是唯壹的壹個“皇黨”,叫“共產
黨”。
奴才的定義是:自覺自願服從其他人的意誌。奴才,是中國人對世界政治概唸的獨
特貢獻,壹個“中國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目的就是,“教導你怎樣自覺地服
務於他人的意誌”。皇帝是幹什麽的?是要“自覺服從天意”的。至於“天意是什
麽?”的問題,由皇帝自己決定,臣民顧不上那麽多。其他人都是臣民,自不必說,
應該怎樣自覺地服從,服從誰了。因為中國文化的大儒們皓首窮經之作,都無外乎
是規定這百分之九九的人應該怎樣自覺服從的說教。
中國概唸的“奴才”是西方“自由人”精神的反麵。烏克蘭人要像西方人壹樣作自
由人,所以他們的“亂”,是咎由自取。中國人的文化教誨是,“寧作太平犬,不
作亂世人”,還是中國人(犬)高明些吧?- 因為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如烏克蘭的
寵物壹樣,沒有掉腦袋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