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环球时报 2024-06-22 06:31
中印之间的直飞客运航班已经中断4年,至今未能恢复。路透社20日报道称,过去一年多来,中国政府和航空公司已经多次向印度民航当局提出要求,希望恢复两国间的民航客机直航,但印对此置之不理。
作为世界上排名前二的两个人口大国,同时还是邻国,却没有一架直航飞机,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目前,印度仍然在对中国人实行严格的签证限制,有媒体称“印度旅游景点看不到一个中国游客”。申请赴印商务签的中国人被百般刁难。被印度高校录取的中国学生,多数未能获得印度签证。
中国在印度记者也遭遇签证续签申请被拒、强制限期离境等歧视性待遇,两国间已无常驻记者,媒体交流受挫。
此外,自2020年印度加强对来自中国投资的限制以来,目前仍有大约200份中国公司的投资申请在等待印度政府审批。
事实上,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更不可能。近年来中印贸易额逆势增长,反映了两国发展的真实需求。据印方统计,在2023至2024财年,两国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
印度《今日商业》在去年12月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印度人在这一年买了“中国制造”的产品。有印度学者坦言,印中双边贸易“注定要增加”。BBC也评价说,印度减少对中国进口依赖的努力失败了。
双方2019年人员往来约106.74万人次,其中印度公民入境中国内地约86.96万人次。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人员往来上看,恢复直航对中国有利,对印度更为有利。
印度在对华关系上似乎正被一种“要价”“要挟”的心态所主导,把一些实际上是双边互惠的内容甚至是自身的承诺都杠杆化,想要以此达到在边界问题或者两国关系中的有利地位。最近印方在涉台问题上的一系列言行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一些印度专家在歪曲边界问题事实的基础上认为自身不应该遵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甚至宣称可在与中国谈判边界问题时打“台湾牌”,完全忘记了印度自身也存在严重分离主义问题。
出于对自身在国际局势中和中印双边关系中地位的乐观情绪,印方似乎总觉得中国有求于印度、更迫切地想要和印度缓和关系,或至少能通过中印关系适度紧张从华盛顿那里换回来一些东西。其实,无论是边界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印度对华可以要价的筹码很少,现实跟新德里所设想的相差甚远。印媒屡屡放风将放宽对中国技术人员的签证限制,就是其签证限制政策已损害自身利益的一个表现。
中方一贯认为,中印关系事关两国28亿人民的福祉,双方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是一句客观事实陈述。中印关系究竟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是由两国客观现实决定的,不是由某些政治人物的主观意愿决定的。预计今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有1.3亿人次,在日韩东南亚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游客的时候,印度还以让中国人吃闭门羹而“高兴”。印度继续拒发签证、拒绝恢复直航,中国人大可去别的地方经商和旅游。这笔账该算清楚的是新德里。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审核 | 郝珺石
编辑 | 徐璐明
校对 | 孟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