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骑兵4
http://www.weila.cn/v/24417.html
打炮车事件后,民/主/运/动领袖王小慧等三人,逃入广州外国领事馆内,等待前往香港,香港的民/运领袖欧阳卓待,计无所出,只好委托省港旗兵担任营救工作。王小慧三人,暂住旗兵家中,大兵受到王小慧的感召,渐生情愫。共方特务头子袁天佐与港警,分别进袭,但旗兵及王等及时脱逃至另一据点,旗兵们发生分裂。欧阳安排王小慧等坐货船逃亡,秘密泄露,袁占领货船,守株待兔,大兵闻警去救,其他旗兵也赶到,一场激战,尽奸袁党,旗兵也只遗下大兵及火两人。大兵与王小慧依依惜别,货船即行启程,但大兵与火被港警伏击,大兵伏尸血泊中,王小慧送他的表却仍在运行不息。
意外的是习惯自阉的豆瓣仍然保留本片条目: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91226/
以下转自豆瓣影评: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地下通道》,这是《省港旗兵》系列的第四集,最吸引我的倒不是“省港旗兵”的名头,而是敏感的题材和“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出品。在《颐和园》之前大概只有《地下通道》采用这种时代背景吧,由于我对之了解非常少,所以好奇心又作祟了。
《地》主要讲省港旗兵们将三个学生代表(三个代表?)从大陆偷运到香港的故事,有着香港电影标志性的剧情娱乐化和戏剧化,虽然影片和陆泗结合很紧密,但却没有对苦难记忆的缅怀,也没有进行深一层的揭露,如果脱离了那时代背景便与一般枪战片无异。《地》片很多东西都很表面化,比如人物设置,比如他们的举止行为。主要反派是政治保卫局的袁同志,影片中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分子,杀人不眨眼,还带着一帮“港穗旅游团”跟香港飞虎队火拼,这样做很容易让观众有直接的代入感,融入剧情,与主角一起出生入死,但却没有了任何思考的余地,不会去想是什么造成这种人的出现允许这种人横行,也很容易让人忽略其真实性,这里是指那特定历史阶段下,各种事件,各类人等的真实性,我相信当时比袁同志更狠更狼的大有人在,但是这种夸张的处理方法容易让人忽略其整体的构成存在。
如果说一部电影无须承载过多使命,但为什么偏选这个题材呢。为了猎奇吸引眼球,还是只是为了影像化记录这一历史?或者是这种题材的不常见,而我希望赋予它更多的意义罢。
最后一幕省港旗兵们倒下,《血染的风采》响起,我还是被触动了,不仅为剧中人,而为大地上被掩盖的鲜血。
以“省港骑兵 ed2k” 作为关键字的谷歌搜索结果:
http://tinyurl.com/pswlll
我正在下载的链接:(586兆,RMVB格式,粤语中字,目前无速度)
ed2k://|file|%E7%9C%81%E6%B8%AF%E6%97%97%E5%85%B5%EF%BC%94%E5%9C%B0%E4%B8%8B%E9%80%9A%E9%81%93(%E7%B2%A4%E8%AF%AD%E4%B8%AD%E5%AD%97).rmvb|615502711|690E881F484B26E0FF89499D5C94AC91|/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