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同心圆理论:美中半导体竞争的主因不是地缘政治,而是摩尔定律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8642

轉自:想想論壇
作者:林修民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2023年7月4日受邀出席工商协进会会员大会,并以“重新定义全球化”进行专题演讲。张忠谋指出,全球化的基础是“各持经济比较优势的分工合作”,而全球化之下的美中关系,也已经定调为“竞争与合作”,至少目前“竞争”成分高于“合作”。

张忠谋创办人认为全球化也被重新定义为“在不伤害本国国安、不伤害现在或未来的科技领先条件下,允许本国企业及同盟国企业在国外牟利,也允许外国产品与服务进入本国。”,且美中都彼此有此要求。最后也留下这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与回答: “这样还算全球化吗?,这个问题留给你们回答”。

笔者试着回答张创办人提出的考题并提出科技全球化同心圆理论来讨论这科技业数十年来最大的变局。自从川普前总统开启对中国关税第一枪后,笔者即指出这不是川普个人随意的举动,而是价值选择之战。在2019年美中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和解时,也曾指出美中之间不会真正达成和解,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

美中科技在过去数十年会相安无事是因为科技交流不频繁,二十多年前科技产品主要只有电脑,而且是专业人士为主要使用者。如今、科技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半导体遍及所有电子产品。科技可以掌握人类的所有隐私,更不用说用在无人机、飞弹等军事武器。这种状况不只中国担心类似用社群网站传递的茉莉花革命会发生,连美国自己也不可能同意牵涉到许多所有美国人隐私资料,和控制美国人言论的科技掌握在别国眼里。

贸易须基于保障国家安全的历史

国家安全来自保障整体国民的安全,对国民安全的威胁,不只来自外部敌国的威胁,也包括内部的恐怖攻击。所以贸易受国家安全管制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二战时,美国就曾经因为日本入侵东南亚,联合英国、荷兰与中国实施对日本的石油和钢铁贸易禁运,史称American(A)、British(B)、Chinese(C) and Dutch(D) ABCD包围网。

二战中除了上述太平洋战争外,在美国的另一边的欧洲战场,同盟国也对纳粹陷入苦战。当时纳粹所使用的应用于军事通讯的Enigma加密系统,正是英美头痛的对象,故招募了图灵(Alan Turing)发明计算器(Computer)来破解Enigma,这也引领人类开始思考机器与人类的差别,开启了人工智慧(AI)的时代,故科技装置引领战争胜败,至少可追溯至二战时。

打败纳粹后并没有达成世界和平、全球贸易自由化礼运大同篇的理想,相反的,西方与共产地区的分别开启了冷战的序幕。而随着电脑运算速度变快,超级电脑问世,许多工程运算开始透过电脑辅助,从天文、水利、到军事用途包含人类最恐惧的核爆模拟..。自从超级电脑问世以来,这个产品从来就没有全球化过,所有的超级电脑都是受管制物品。

而我国贸易局对类似超级电脑可用在战略性高科技货品(SHTC)出口也有规定,从1993年根据修订贸易法十三条为法源开始,相继纳入核子/飞弹管制协议(1998年),美日公司黑名单滴水不漏(Catch-all)管制(2004年),北韩伊朗敏感地区(2006年)最后到欧盟军商两用货品及技术出口管制清单(2009年)由上可知,贸易受国家安全管制其来已久,不受限制的全球化贸易基本上在人类历史从未发生过。

造成近年美中半导体竞争的主因不是地缘政治而是摩尔定律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把美中一系列在资通讯半导体产品的制裁贸易原因归咎于地缘政治,如前所述,事实上、资通半导体产品自从诞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地缘政治,故地缘政治从来就不是近年来美中此类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导致美国对中国一系列半导体管制最主要的原因是摩尔定律的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笔者从川普发动第一次贸易战开始就认为美中在半导体资通讯的对决是历史的必然。

所谓摩尔定律就是英特尔(Intel)的创办人高登、摩尔(Gordon Moore)所提出由于半导体制程(Process Node)的不断进步(例如iPhone 13的A15处理器使用台积电5奈米制程,但到了iPhone 14的A16处理器就改成4奈米制程),透过制成缩小单位面积将可容纳更多的运算电晶体。每隔18个月,电晶体的数目将可以增加一倍。

当运算功能可登月的超级电脑变成现在人人配戴的穿戴手表

时间回到1969年7月21日,美国登月小艇老鹰号终于降落在月球的宁静海上,阿姆斯壮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当时在茫茫太空中能够计算出正确的降落时间、降落地点、降落高度以及降落速度,阿波罗11号上面的飞行电脑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

能够越洋的飞弹甚至可以登月的电脑很厉害吗? 不! 如果是现在(2023)的技术来看当年的超级电脑根本就是接近玩具等级,当时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是6“微”米,而现在台积电准备量产的是3“奈”米,就算是穿戴Apple watch(s8)用的半导体制程(7奈米),也比阿波罗11号上面的飞行电脑快上接近1000倍。

如果是以运算架构相比,阿波罗11号的飞行电脑使用1MHz的晶片,而现有Apple watch s8最高速度2.65GHz,就算不计其双核心、也不计其超纯量(Superscalar)与64位元架构,光是时脉就快了2500倍。就算不以苹果产品为计算标准,市面上随便一个穿戴手表运算量都足以执行阿波罗登月任务绝对没有问题。

由摩尔定律所造成的半导体晶片微缩技术导致过去必须受管制的超级电脑缩小化引发了新的问题,过去大型飞弹、飞机、战舰全部可以变成小型甚至是无人军事武器,问题还不止如此,配备阿波罗11号登月运算能力的智慧型手机、穿戴手表全面进入人类生活,掌控所有人的位置、言论,生医资料。故真正会造成近年来美中科技冲突的原因是摩尔定律,不是地缘政治。

而对于张创办人在演讲中所提出关于全球化问题、由于摩尔定律渗透了全人类的生活,本文认为: “未来科技全球化的基础是公平贸易、公平贸易的基础是法治、法治的基础是人权”的科技全球化同心圆理论。贸易最终无法完全脱离人权,不同人权观念的阵营无法达成完全贸易自由化的理想,特别是牵涉到国家安全的半导体、科技资通讯产品更是如此。以下笔者将会说明全球化、公平贸易、法治与人权是如何环环相扣。

全球化的基础是公平贸易

二十世纪中以前、各国奉行重商主义,都希望赚取更多的出口,此结果就是导致各国纷纷加强更高更深的贸易壁垒,直到区域与全球的经济合作组织出现,才慢慢改善情况。由此可知,全球化一定要建立在公平贸易的前提,否则不会有国家无缘无故愿意交出自己本国的市场,即使在同一国的不同市场也一样。

以美国为例,不公平贸易市场就是美国独立的导火线之一。当年英国国会要求海外北美殖民地只能进口来自英国内地的茶叶,导致波士顿居民将英国东印度公司运来的茶叶一箱一箱倒进海中,英国政府严厉回应,最后导致美国革命在两年后爆发。此事件证明了不公平的贸易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在不同国家。

中国经济制度还有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特色就是党国资本主义。事实上,中国建政直到现在一直都是党国体制,“普天之下、莫非党土; 率土之滨、莫非党臣”。在中国、除了许多国营企业外是党牢牢控制外,就算是私人企业也必须要完全效忠党,在中国做生意的企业经营者有一天条一定要随时牢记在心里,你的企业多赚钱不是你多有能力,而是党给你饭吃。近年许多中国私营企业主很多无缘无故被消失就是忘了此金科玉律。

而党国资本主义之所以会造成不公平贸易,就是公平贸易中有一个重要前提: 假设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公司。而党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让外国的公司去跟整个国家竞争,如果用拳击来比喻,就是20多岁成人跟3岁小孩在同一个擂台打拳击,以中国12亿人口规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有办法跟中国政府一起竞争。

一个中国如何利用其党国资本主义的优势就是2015年在台湾发生的中资入股台湾半导体公司的案例。当年紫光董事长赵伟国继宣称要并购美国记忆体大厂美光之后,其继续来台主张要求入股台积电与联发科技。赵伟国当来台曾言:“台湾如果不合作、最终我们会赢联发科,因为我钱多嘛”,紫光虽然挂着民间的身分来台,但许多国外媒体皆不相信。华尔街日报就曾经直接问其是否为中国政府的白手套? 而路透社更直接揭露其与入主紫光集团时与当时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之子胡海峰的关系。

除上述之外,公平贸易为全球化不可动摇的基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球贸易组织(WTO)已经无法对新兴的经济模式如电子商务,数位经济做出规定强制会员必须遵守开放的条件。WTO成立时的背景早期以货物贸易为主,但在2000年中国、2012年苏联加入后,要订出新兴关于电子商务、数位经济的全球化的标准,在中国、俄罗斯这些极端管制网路的国家存在状况下根本难如登天。常常导致网路开放的国家吃了大亏,因为全球买家很容易到中国电商购物,但中国买家却必须受天网、金盾的管制,很难到国外网站购物。

公平贸易的基础是法治

张创办人在演讲时谈到:美国和中国对智慧财产权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张创办人实在很客气,美中岂止在民法上的(智慧)财产权看法不同,连刑法包含人身自由、隐私等都不相同,简单而言,中国就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完全没有法治观念。没有法治如何妨碍公平贸易可以以2019年爱立信(Ericsson)宣布与美国司法部(DOJ)和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协商认罪关于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的调查为例。

爱立信 CEO Borje Ekholm 甚至在接受瑞典媒体 Dagens Industri 采访时透露,其公司在自查后发现,有员工可能曾为让伊拉克业务顺利展开而向 ISIS 组织支付过款项。这个背景就是自2000年至2016年间,爱立信分别于中国、越南、印尼、科威特和吉布地等五地,涉嫌违反会计准则,透过第三方向他国政府官员行贿,并伪造帐簿等违法商业行为。

在没有法治的地区或是与来自没有法治国家的竞争对手竞争,面对对手使用许多台面下的手段,遵守法治的业者不是秉持诚信原则退出市场不然只好一起同流合污。而WTO只规定会员间的贸易行为,无法去干涉会员国内法治状况(因为这属于该国内政问题),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

在市场自由经济市场,公司治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公司董事以及实际经营的经理人必须为股东负责,所以有公司法、如果是上市公司还必须遵守证券交易法,依法为股东管理公司资产,但在中国市场,虽然也有名目上的法条,但实际上如前文所述,经营公司必须遵守党的指示,连外商也不例外。

根据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的报告,2011年至2016年间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增加超过一倍,从四万七千个增至十万六千个,而在中国所有外资公司约有70%已经成立了党支部,这与中国私营部门情况相若,这情况导致在中国经商的外资公司陷入一个困难,如果党与股东的利益互相冲突,那应该听党的还是股东(公司法)的?

中国共产党向来以党领政,采行民主集中制。这意味着法院也必须最终为党服务,2018年8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绝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绝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和“司法独立”的路子”。

因此,中国每个一个法院都有党组织,而且院长本身就是法院内党组织的领导人。自1954年以来每一个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皆附有为中国共产党监督下级法院的职责,每个下级法院长也负有类似责任,2019年中国修订法官法之前,甚至还会出现只要效忠党但没有法律学位的法院院长。

法治的基础是人权

除了数千年前希腊曾经短暂出现过共和时代外,人类历史接下来都是处于帝制时期,法治也就是立宪的开始一般被认为是800年前英国的大宪章。立宪主义始于国王未经人民选出的议会同意前不得对人民征税,立宪发展后来经过法国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以及美国建国创立第一部成文宪法。基本上宪法的发展史就是人权的发展史。

而宪法被称根本大法,法律抵触宪法无效,许多国家设有违宪审查,审查行政或是立法是否抵触宪法,就是在防止行政权或立法权侵犯人权。所以法治、甚至行政权都必须建立在人权基础上,不得逾越人权(宪法)的规定。而就算违反法律,嫌犯甚至是判决处刑的罪犯都必须符合人权。

2018年12月1日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因涉嫌银行诈欺被应美国要求司法互助的加拿大警方逮捕。针对孟晚舟的逮捕令是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在2018年8月22日发出。虽然涉嫌违法被逮捕,孟晚舟仍享有一切人权权利,包括12月7日召开的保释听证会。12月11日,孟晚舟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准许保释,只需要戴电子脚镣防止逃跑外,一切出外活动正常。

但在中国就不一样,虽然也有一部类似西方的中国宪法,但几乎从未被执行过,人身安全形同具文,任何人要突然被消失如同家常便饭,不只所谓的中国政府眼中的异议分子,就连生意大亨也有相同命运,中国首富马云就曾经无缘无故消失好几年,而中国没有理由被消失的企业家直到现在仍不见踪影的大有人在。

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中国,也引起了美国政府警示,2023年7月美国建议公民“重新考虑”是否前往中国旅行,以避免中国当局任意执法、禁止出境以及错误拘留的风险。连法治中根本大法规定中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更不用谈论智慧财产权、投资权,贸易等保障。

科技全球化同心圆理论

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没有法治就没有公平贸易,没有公平贸易就没有全球化(如图一)环环相扣,不可变动的最终基石将会是人权也会是未来科技全球化的准则。未来的世界,至少在科技方面,全球化也将至少会被划分出两个世界:一个以人权核心的全球化和一个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全球化世界。

在自由全球化市场中,参与的国家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欧盟与日本等为首。这些国家具有共享人权价值所驱动的全球化市场,另一方面的奴役全球化市场参与国则包括:中国、俄罗斯、北韩为首等国家。

去风险取代全面脱钩

在未来科技全球完全分为两个市场之前,目前马上全面脱钩代价太大,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在尼克森与季辛吉与中共舞开始至今已经经历50年,双方经济早已你侬我侬,直接马上完全脱钩只会造成全球经济全面崩溃。如同人体减肥过程一样,增肥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减肥也不可能一天两天。短期急速减肥只会造成健康危害甚至生命危险,这也是2023年七大工业国在广岛举行的峰会结论: “七大工业国不寻求全面脱钩,而是主张去风险化。”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原本就功能不彰,加上前述摩尔定律打破原有界线,让原本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的产品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要制定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势必要由共同价值的人权为核心来推动,故双方贸易协定或是区域经济协议成了目前国际贸易或是全球化的主流。

晶片四方联盟(CHIP 4)

2023年2月在美国在台协会(AIT)主持之下,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与会人士,共同参与了“美国——东亚半导体供应链韧性工作小组”的资深官员视讯会议,主要聚焦在如何维持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以及探索各方未来可能合作方向。半导体作为驱动所有资通讯产品的核心力量,关于半导体工供应链的韧性将会是未来全球科技全球化最重要的议题与方向,也预期将会引领欧美日等由人权驱动共同价值的市场将会越发紧密连结。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资通讯产品自从诞生就没有离开地缘政治,故美中近年来关于资通讯半导体的交锋从川普政府的贸易战、把福建晋华、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再到拜登政府扩大实体清单,甚至联合荷兰、日本禁制高科技产品任意出口,都是摩尔定律微缩导致以前受国家安全管制的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所致。

而针对未来科技全球化的方向,也提出科技全球化同心圆理论,未来只有同样受重视人权的国家才有可能共享由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科技产品的共同市场,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曾于1858年6月16日接受了伊利诺州共和党的美国参议员竞选提名后,在伊利诺州议会大厦发表了着名分割之家(The House Divided Speech)演讲,其说到∶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将近二百年后的香港再次证明当年林肯的远见,而且不只同一个国家无法忍受,同一个科技全球化市场也将无法忍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