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新闻话题] 中国医药子企业血制品事件:艾滋病污染惊魂的来龙去脉

https://i.redd.it/mgb5m08t89f21.jpg
血液是艾滋病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春节假期之际,具备中央级国有企业背景的中国医药被传出旗下企业有注射用血制品受艾滋病(又称爱滋病)病毒污染,但有关消息被官方自我否定。

上海《每日经济新闻》星期二(2月5日)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指示,要求各地停用中国医药旗下上海新兴医药所生产的一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理由是其艾滋病抗体(HIV抗体)检测呈阳性。

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星期四(7日)称,涉事批次药物艾滋病检测呈阴性;来自江西曾接受该批次药物注射患者的艾滋病检测结果亦呈阴性。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已屏蔽相关报道。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免疫类用药,但与疫苗不同。然而在长春长生生物科技狂犬病疫苗事件发生不到半年、江苏金湖过期疫苗事件发生不到一个月之际再次传出此类事故消息,再次敲响中国免疫医药安全警钟。

“艾滋病污染血制品疑似事故”是怎样曝光的?

《每日经济新闻》星期二报道,据“河南某医疗机构人士”向该报透露,“已经接到来自国家卫健委通知”,由上海新兴医药公司生产,批号“20180610z”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药剂须予以封存,“对采购问题批号产品的医疗机构,应立即上报并对已经使用问题批号产品的患者进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与此同时,网络上流传一份题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暂停使用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批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通知》的电报,称根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该批药剂“艾滋病抗体阳性”。新兴医药母公司中国医药其后发表声明,证实了这份电报的真实性。

《中国经营报》联营微信公众号《商学院》指出,这批药剂共有1.2万余瓶,每瓶50毫升,“由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批签发”。

https://i.redd.it/e1ky03ph99f21.jpg
Image caption 血液内的血小板是人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来源。 Getty Images / TASS
曾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生,被中国媒体称为“疫苗科普达人”的陶黎纳向《北京青年报》指出,人免疫球蛋白以合并血浆制成,血浆至少来源于1000名供血者。这次事件意味着血浆中至少有一份来自艾滋病毒携带者。

《北京青年报》引述陶黎纳说,最初发现的不是免球药剂艾滋病阳性,而是用过免球的婴儿出现艾滋弱阳性。“不知道发现婴儿弱阳性后,对该批号免球是否做了检测,如果检测了是阳性,那么才能说这个免球阳性”

陶黎纳说:“就看到底是基于婴儿阳性的间接证据,还是基于问题免球检测阳性的直接证据了,如果是前者,如今检测又都是阴性,那很有可能是个乌龙事件;如果是后者,那么就看试剂或方法上是否出了纰漏导致假阳性了。”

官方对事故有何说法?

中国医药子企业血制品事件:艾滋病污染惊魂的来龙去脉
byu/cloctor in483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